-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渡文本3
郑州市马渡村乡村公园规划方案
目录
前言:
一、项目定位
二、规划理念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原则
五、具体规划
六、项目与创意
七、景观配置格局
八、主题小品意向图
前 言
城市居民面对日益紧张和污染的城市问题,竭力寻找空气清新,有森林、农田、水域和清幽雅致的居住环境;而农村更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技术,来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改善松散和设施不完善的村庄环境,谋求高的效益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融合这两个需求的建设项目是城郊经济发展的类型之一。郑州市马渡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就是一个事例。其中,乡村公园是马渡村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旨在发挥马渡村良好的区域位置和绿色环境,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成为市民和农民共同向往的更有生态和舒适内容的新型居住环境。
第一章 概 述
一、马渡村概况
马渡村属于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办事处管辖。位于郑州市东北,北依黄河,东接中牟由马渡、小庄、郭当口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500户,共2000余人马渡村交通便捷,南接310国道,北靠防汛路,东临京珠高速,西边更是有新107国道可直达郑区从CBD驱车到马渡仅需15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马渡村成为中原地区潜在的交通枢纽和生态林区,目前该村黄河沿岸已经自发形成了郑州及周边市民的假日休闲场所。虽然不大,但在郑州北郊,因为该村的形成与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有关”享受乡村生活。缓解城市居住拥挤的难题。同时吸引城市的资金注入农村,带动村子的发展,
2、绿色产业:园林苗木花卉、特色瓜果、特色禽畜等生产过程,减少农药、激素、污水灌溉污染等生产放心的产品。生产过程采用“生态链条、资源循环”的模式运行。放心产品结合旅游和生态餐饮,形成马渡村的特色。
3、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包括生态观光(生态景观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休闲度假(营造生态旅馆,配套生态保健等设施);生态餐饮(全部提供绿色食品,瓜果可以自我采摘,鱼虾可以自我捕捉)。
四、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因地制宜 得景随形
保护生态 持续开发
五、具体规划
凸显农村的古朴气息,利用马渡村现有的环境,达到水系、植物、道路,蓝带绿带黄带之间的平衡。使居住在此的人们和游人这里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家园认同、归属感。
主要利用马渡本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充分运用当地特色,突出淤泥、浑水、野滩等黄河文化。
立足于当地居民,首先要满足居住生存居住景观的需要,其次是要满足游人游览,休闲度假的的需要。
1、蓝带:塘、渠、沟
原始水系:充分的利用黄河水位高于建设用地标高,对现有的池塘、沟渠、引道通过原始的农业的具有农村乡土气息的渠道进行串联,不刻意的设计水体的形状,保持原有的面貌,多做成“浜”的形式 。以水为载体,在水系的两侧布置最原生态的场所,如:人们休憩的场所,儿童活动的场所都用原生材料进行建造,吸引游人游览路线。
水生植物:水系中多种植充满野趣的芦苇、菖蒲等湿地植物,在水下养殖鱼、蟹,在堤岸周围植树种草,形成杨柳低拂、芦苇摇曳、鸭鹅凫水、轻舟荡漾的优美景观。实习基地普及果品知识,果园观光与科普知识教育相结合科技考察技术培训科普夏令营、冬令营
微水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6、小型风力发电
⑩马渡村北临黄河中下游,而这一区春季风能最大,夏季次之,所以考虑到把风能转化为电能。这样,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是比较经济的供电方法。
微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一般在100~150w之间。整个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蓄电池、灯具、逆变器、导线、开关等。
七、景观配置格局
1.植物景观
植物配置上要符合生态原则,充分结合马渡村本地的特色,结合黄河文化,营造自然的黄河滩涂景观。
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在水系两旁多种植芦苇、菖蒲等植物,体现出粗犷、野趣的黄河滩涂景象。
②一些防护林带多采用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如:榆树、香椿、槐树、柳树等。
③各个组团之间不设置围墙,而是因地制宜的用水系、林带、绿墙、花木编织等柔性和无形的隔离。
2.水体景观
利用水体形状分隔围合空间;
利用高差创造水声;
利用水面形成镜像、影像效果。
3.建筑景观
建筑物的格调与马渡村的主格调协调一致,建筑风格定位为有中国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突出乡村公园的特色和自己的风格。
①村子内的的亭、廊和其他配套设施,可以简单、生态的框架,配上各种藤本植物,形成外观、色彩多样的各种生态建筑。
②在建筑附属物的建设过程中,新建筑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或采取生态处理;
八、主题小品意向图
避免使用高杆灯、
蓄水池
用户
水电站
水源
电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