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莆田四中08高三文科模拟考一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莆田四中08高三文科模拟考一试卷

莆田四中08高三文综模拟考(一)试卷 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图1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与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2中与图1中①地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 图1中②地现已成为所在国家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当地发展水果、蔬菜种植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是: ( ) A.土壤肥沃 B.水热充足 C.光热充足 D,交通便捷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图3 该城市郊区出现蔬菜-稻米-柑橘种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 A.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的不同 B.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 C.土地价格的高低与地形的差异 D.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 A.台风、伏旱 B.春旱、洪涝 C.寒潮、沙尘暴 D.滑坡、泥石流 适合图中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体系是: ( ) A.挖泥成塘养鱼,堆泥成基种植桑树、果树 B.山上建立红松果林基地,山下建立加工基地 C.建立“鱼――果――棉”的立体种养模式 D.“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读下图回答6~7题。 图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分析回答8~9题。 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8年2月21日北京时间9:43-13:09发生月全食。绕月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完全被地球阴影遮挡而和地面失去联系。下午“嫦娥一号”飞出地球阴影恢复与地面的通讯联系。据此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10~11题。 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空间位置在同一直线上。此次月全食发生时,“嫦娥一号”卫星与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图6中的: ( ) 下列各地中有可能全程观测到此次月全食的是: ( ) A. 中国长春(125°E) B.美国纽约(74°W) C.澳大利亚悉尼(151°E) D.埃及开罗(30°E) △.改革和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请回答12~17题。 16世纪末的中国政府一度出现“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掌管皇帝舆马和马政的机构)积金四百余万”的局面,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历史人物调整政策的结果: ( ) A.雍正帝 B.李自成 C.张居正 D.杨炎 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刷新政,其内容令人“耳目一新”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工业文明的冲击 B.思想解放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刺激 D.富民强国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经营权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 ) ①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其根源是:( ) A.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性 B.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弊端 C.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我国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 古今中外的历代政府都在探索解决权力的“双刃剑”问题,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权力的积极作用,并能尽力消除权力的消极作用。从历史发展来看,代表中央改革最终方向的应是: ( ) A.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权威性B.减少最高权力决策的失误 C.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提高官员民主政治的素质 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

文档评论(0)

bh1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