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所涉及的三个原理 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真理是 客观的 真理是 具体的 有条件的 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 真理的 定义 基本属性 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有条件的 具体的 真理与谬误 相伴而行 人不怕犯错误 要正确对待错误 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在实践中追求 和发展真理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本课小结 1、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2、2010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特点告诉我们应该( ) 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在实践中否定和推翻真理 ④在实践中改变和动摇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辨析“有用即真理 ” ???? 1 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因此,它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 肯定题目中的可取观点并分析 2 有用即能满足人们需要。因此,有用的观念不一定是真理,即判断真理不是以是否有用为标准 指出题目中的不足之处 3 “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 小结题中观点的实质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神话故事,它描写的是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在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成为月球上的第一个居民,过着天上人间生活的故事。事实上,嫦娥奔月的神话寄托着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奔月梦想。现在,嫦娥奔月的神话即将变成现实。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海口市灵山中学蔡山英 知识回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含义 特点 基本形式 来源 动力 检验标准 目的、归宿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内容: 什么是真理 真理的特征 追求真理的过程 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为什么? “上帝创造了人” “发展是硬道理” “供求影响价格” 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才能被称为真理呢? × 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认识 客观对象 真理 谬误 相符合 不符合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 还是因为“真”才“有用”? 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为什么?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1)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2)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 (一)真理是客观的 都是超短裙的惹祸 某大学某年特别风行超短裙,而且一个比一个穿的短,学校领导见了认为极不雅观,贴出布告欲严厉禁止。谁知,布告一帖出,就掀起轩然大波。 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她们在宣传栏和报眼位置写了一首打油诗:“几千师生齐争吵,只因裙子太短小,具体情况怎么样,宣传栏内有报道。” 美术系写道:“维纳斯证明适度的缺少会更加美丽。” 法律系写道:“法律禁止的只是原告由超短裙萌发的邪念,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 生物系写道:“人与猩猩的根本区别不是裙子的长短,而 是看见长裙与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 为什么不同专业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提法? 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4)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启示 三角形的内角和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80度吗?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几何之父——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