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敢族

“果敢族”的由来:不少人自称明朝皇室后裔 2015年02月19日 03:40 来源:台海网?作者:佚名 9人参与?0评论 核心提示: 果敢地区,资料图 本文摘自台海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果敢族”的由来“果敢族”的由来 “果敢”是掸族语,“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果敢族的英文名称为“Kokang”,在雅虎网站上解释为“居住在缅甸金三角的一支来自中国的少数民族”。果敢人对自己的解释却是:“果”等于果断,“敢”等于勇敢。“果断而勇敢”就是今天果敢人对自己族名的宣示。缅甸果敢自治区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面积约为5200平方公里。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国境线达250公里。整个果敢辖区呈条状,多为山区、丘陵,主要是由三个大“坝子”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麻粟坝”。平均海拔1216米,年平均气温16.8度,年平均降雨量1674毫米。缅甸果敢地区数百年来,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历史,可以说是以经营毒品而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武装割据势力的历史,也是缅北数支地方武装势力形成、发展史的缩影。果敢地区与云南边疆地区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关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西南边疆史地的学术研究,而且对我们认识缅北边境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维护缅甸联邦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追溯果敢历史的源头,它与中国古代的一个皇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里的主体民族不是傣族,而是果敢族;若向上追溯,果敢族的“根”在中国,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实际是中国的汉人,如今这些汉人在金三角被称做是果敢族。 明代中期,国势强盛,周边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称臣纳贡,接受明王朝的统治。在当时云南与现在缅甸北部克钦邦、掸邦接壤的地方,明朝采取“以夷治夷”的方式对边境“蛮夷”进行统治。明王朝在此设立了6个宣抚司、宣慰司,其中2个是在目前缅甸版图上的孟养和木邦。当时,明朝的统治范围很广,萨尔温江的上游是中国的内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部分也在明王朝的统治范围。在伊洛瓦底江边的八莫,明朝设立“威远营”,并在此筑坛誓众,其誓词曰:“六慰拓开,三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献,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 1593年,云南巡抚陈用宾受命以武力收复了蛮莫 八莫 。为了加强边防,陈用宾在腾越州边界筑起了八关,即神护关 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孟卡山 、万仞关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孟弄山 、巨石关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 、铜壁关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 、铁壁关 今云南陇川县西北 和虎距关、汉龙关、天马关 清末中英勘界时,三关划归缅甸 。这八关的关址距当时中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1602年—1606年间,缅人举兵向北进攻,先后攻占八莫、孟养等地。 1658年3月,南明“小朝廷”桂王永历帝朱由榔,为“大西军”拥戴而举旗反清。同年10月进入云南,终因不敌清兵而放弃昆明,经保山、腾冲退入缅甸。1662年,吴三桂率清兵10万之众抵达缅甸阿瓦城郊,缅王莽白即将永历帝及其母子妻妾送交清军,永历帝于同年6月被绞死于云南昆明。在此之后,朱由榔的数千随从,或降清,或逃往内地,但绝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缅甸北部地区。憨厚的土著人斗不过这群来势汹汹的“客籍”,渐渐退入野人山深处,一个华人社团崛起于缅北高原,繁衍至数十万之多,其后果敢土司和莱莫土司均延承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官僚体系。1968年以前,那里地方政权机构的官职,依然用明朝武官的官职来命名,如守备、千总、把总之类。老百姓的服装仍然是明朝时的汉装,信奉的是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公,由于他们是明朝皇族和士大夫的后人,故一定保留了相当明朝官话。这在世界史上是一个特例。 永历帝事件不久,在今缅甸腊戍附近的登尼,清政府设立“木邦宣慰司”一职,命其世守其地。但清政府毕竟鞭长莫及,多时是统而不治,实际上成为“化外之邦”。那里的封建领主制是一种特殊形态。当地土司既不臣服于清朝皇帝,也不受制于英缅殖民政府,依靠萨尔温江这一天险傲然独立,却也自我封闭了几百年。1897年,英人与清王朝谈判定界,果敢正式划入英属缅甸。直至1962年,当地土司才与奈温将军达成协议,交出土司官袍和印玺,实行地方自治。即使在今天,许多果敢人依然以皇裔后代而自称。 这一时期的果敢地区还有一部分汉人,这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马帮。他们因留恋缅北而长久留了下来,其中以云南、贵州、四川人居多。此外,“二战”中被打散的国民党远征军的老兵们,因衣食无着,被迫流落缅北,辗转来到果敢。因此,在缅北果敢一带,人们的籍贯不仅有云贵高原,还有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在整个北金三角地区,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汉文化的脉络始终未被阻断。 果敢南部是闻名于世的莱莫山,它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当阳,但与麻栗坝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上,莱莫土司、果敢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