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古传承:中国弓之演变(上).doc
千古传承:中国弓之演变(上)
古代诗词中关于弓的描述
自古中国武艺流传有一句话:“武艺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远古神话中后羿射日的传说,表明了中华远古先民们弓矢的起源之早。
中国射艺源远流长,古代诗词中既有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白马篇》)的从容,也有“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出自唐代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的荣耀,更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出自南宋时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的声势,当然也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出自唐代杜甫《兵车行》)的惶恐。中国佛教中四大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王在宋朝之前,其石刻雕塑大部分为手持弓矢的形象。 “楚人遗弓”典故
彰显中国传统仁义
“楚人遗弓”的典故以中国古代楚王丢失弓的事例说明了中国传统仁义的大道真理。典故的梗概是:有一次楚王外出狩猎,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心爱的宝弓遗失在郊外。情急之下,楚王打算动用军队去找他的宝弓。他手下的一位官员心想,堂堂楚国之君动用军队去找宝弓,这事传出去会让其他诸侯讥笑。于是就谏言:“楚人遗弓,楚人得之,无损于楚。”楚王心想也有道理,遂辍其事。孔子闻之曰:“去其楚可矣!”。
从此事可以看出,楚王表达的是一种私人观念。我遗失了东西,无论是谁将其拾走,对我而言都是损失。而楚官表达的是一种国家观念。楚人遗失,楚人得之,这都无损于楚国。孔子则更进一步表达了一种天下观念。人遗之,人拾之,无损于天下。无论是楚人、齐人、晋人,还是秦人拾之没有性质上的区别,只要这把弓能物尽其用就行。 汉宋时期
流行长梢角弓
中国弓的形制演变是一个源远流长、传承有序的过程,此过程从汉朝开始至清朝结束,走过了一条逶迤的路。中国弓与中华民族一样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结合体,其形制兼济了整个亚洲弓的特色。 汉至晋:西域留存的珍贵文物
传统弓构造及材质主要分为单体弓、加强弓及复合弓三大类。单体弓就是用单一材料制成的弓。加强弓也称为合成弓、叠片弓,是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叠加制成的。复合弓则是采用不同的多种材料制成的弓。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使用筋、木、角制作复合弓的历史甚长,在商代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
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又称为钟鼎文)象形已经是筋、木、角复合弓的形象,这些金文明显地呈现出上下双弯曲的弓形。但商代弓及之后的秦朝弓至今未有出土实物,故其形制不可考。
汉代的弓在文献记载中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疆(强)弓等,但因没有相关的图片记载,无法确定这些弓的形制。幸运的是,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西域的强盛王朝,在西部各地及中亚的沙漠地带留下了大量遗迹。
甘肃嘉峪关出土有一件冥器弓,该弓是由纯木材制成的角弓〔角弓全称为三角形弓,是指上、下弓臂和弓?(音bà,也作弓把)呈三角形的一类弓〕,弓的上、下部带有“画活”(画活即装饰之意),并有桦皮装饰的痕迹,可以说是中国弓画活的最早依存证据。新疆楼兰、尼雅、营盘等地出土有多件实用型复合弓,这些弓均以兽筋、韧木、牛角、骨(骨作为弓梢两端设计的用于挂弦的器件,称为弓弭。汉朝长安武库发掘中出土了大量这种骨质弓弭)为原料,并使用生物胶粘结而成。
根据这些出土文物的形制可以确定,汉朝的复合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卸下弓弦之后,弓的整体向前反曲,但反曲程度并不大;二是弓梢的长度甚长,因而被称之为“长梢”,弓梢的长度与弓臂(也称为弓渊)的长度基本相同;三是弓?(弓的中心握持部位)的截面为正方形或“D”字形;四是弓臂的宽度较大,最宽者达到9cm,并且其前视时呈现鼓起的形状。汉弓弓臂中间鼓起的形制在东汉之后即消失。
从目前遗留下来的东晋画像来看,东晋弓的弓臂形状更趋扁长,外形优美。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墓地遗址出土有两件汉晋时期弓,可以证明这种弓形在西域曾有流传。新疆尼雅一号墓出土的弓全长135cm,尼雅8号墓出土的弓全长132cm。这两张弓都以木为基本材料,并复合有角、动物筋丝、骨等材料制作而成,弓梢两端的弓弭为骨质品。另外,此种弓的弓?都比较长,搭箭时箭杆可以贴在弓?上;弓?两侧贴有两块骨片或者角片,以防止箭杆擦坏弓?,此贴片也被后世的蒙古族人称为“羽滑”。这两张弓的弓臂并不宽,宽约3~4cm。两件弓都缠绕几种颜色的绢带作为装饰,但这可能是下葬时对弓的装饰,在使用时并没有这种配饰。
新疆火焰山南麓洋海古墓群出土有诸多斯基泰角弓(斯基泰人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中亚和南俄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其中一件弓全长117.4cm、宽2.6cm,上、下弓臂长度不对称,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