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审美
边疆民族地区语文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之我见
【摘要】本文论述了边疆民族地区美育的实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提高基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美育包含施教育者、媒介、受教者三个环节,审美教育的途径从主客观两大方面去把握。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遵循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应该合乎美学的规律。语文教师要检查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纯正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美育审美能力 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
一、美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意义
我县作为贫困、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相对落后,就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史语文教师应极为重视的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前,我县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重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感。学生的审美情感,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培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当适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作者悲欢与共,体戚相关,并以自己情感的火花点燃学生热爱真、善、美,憎恨假、丑、恶的烈焰,让学生从文章中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从而丰富学生对文章的体验。概况地说,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美育通常也称为审美或是美感教育,把审美活动变为自觉的教育过程,就是美育。美育传统意见上有“颐情性”的功能。所谓“颐情”,即陶冶情感、完美审美的心理结构:“养性”,是包含知、情、意在内的整体心理结构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美学基本原理,465页)。杨恩寰在《美学引论》中提出美学同道的观点:“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即终极目标。要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审美境界,先要带学生认识美的各种形态。语文课文中所呈现的美的形态丰富多彩”
中学语文教学要渗透审美教育,它是学校完成学生美育任务重要的一环。中小学年龄大致在7—18岁,正处于个性心理发育成长的青少年期,这个时期是审美观察能力的形成期,也是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形成时期。对个体审美心理发展而言,这是个重要转变。他们开始能将流转不已、瞬间万变得外部现象纳入一定的形式,形成审美意象。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具有独特的意见和功效,是其它任何美育的形式不可取代的。从远期意见说,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凭借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从而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凭着自身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渴求和向往美。然而,审美并不是自发的,尤其是由于中小学生学识、经验、阅历等方面的欠缺,其审美能力较低,这就需要教师揭示语文学科潜在的多种形态的美,诱导他们自觉地发展美、鉴赏美、创造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内容,其隐含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等多种形式。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明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优美生动的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和纯洁高尚的审美理想。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荷塘月色》则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轻盈多姿的荷花人心脾的缕缕荷香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精益、和谐,充满着优美的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听潮》尽情地描绘了海的各种情态,真切地揭示了大海刚柔相济的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了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悠闲之美。《苏州园林》则使读者感知到园林的图画美。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这些课文的特点,启发学生把有关语句转化为栩栩如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的具体形象,让读者眼前的人或景“活”起来。中小学语文教材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由感知美到欣赏美的中介。语言美的鉴赏在语文没与中尤为重要。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例如《春》,描绘了春草、春风、春花、春雨等景象:《济南的冬天》描绘了雪后小山:《社戏》描绘了江南水乡。看似常见的自然图景,却能带给读者回味无穷的感受。究其原因,得益与语言美。一些优秀作品的语言,都是简洁优美,寓意深长的。因而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强化朗读教学,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听录音朗读、齐读的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鉴赏语言的音乐美。实践证明,书面语言转化为“音响语言”,借助声调、手势、表情等手段,朗读得准确、传神,就更能表达情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S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doc
- 4求天体质量和密度.ppt
- 4河南科技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 语文(课标卷)参考答案.doc
-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瀑布表格式教案春天的小雨滴滴滴.doc
-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柳笛和榆钱.doc
-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题.doc
- 4湖洲小学学生修身励志积分卡周统计表.doc
-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doc
-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1724课导学案.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