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题
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基础知识(34分)
1、给加横线字注音(4分)
德馨( ) 鲜有闻( ) 淤泥( ) 案牍( )
2、选出加横线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3分)
A、甚蕃(多) 鲜有闻(少) B、乡书何处达(家信) 山气日夕佳(气象,景色) C、宜乎众矣(当然) 劳形(形体,身体) D、亭亭净植(竖立) 独怆然而涕下(哭)
3 、填空题(14 分) ,草色入帘青。 ② 海日生残夜, 。 ,飞鸟相与还 。 ④ ,悠然见南山。
⑤ 夕阳西下, ⑥、《饮酒》中表示作者发现人生真谛的句子是: , 。
⑦、《次北固山下》里表现乡愁的句子是: , 。
4、对下列诗词音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3 分)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D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下列每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A. 陶渊明独爱菊 / 无独有偶 B. 香远益清 / 精益求精C. 陶后鲜有闻 / 屡见不鲜 D. 宜乎众矣 / 因地制宜
(一)(2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 分)
斯是陋室( )② 惟吾德馨( ③ 调素琴( )④ 无案牍之劳形(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表达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 、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 、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 、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
10、用原文语句填空。(6 分)
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_ _ _ _ _ _ _ _ _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室中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11、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3 分)
l)谈笑有鸿濡,往来无白丁。_ _ _ _ _ _ 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 _ 3 )孔子云:“何陋之有? 12、翻译句子。(4 分)
l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何陋之有?
(二) 36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 、解释加点的词: 4分)
出淤泥而不染 ( 亭亭净植( 香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14 、“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 、出淤泥而不染 B 、温故而知新C 、濯清涟而不妖 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 、翻译下列句子。(9分)
l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2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
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16、用原句回答。(6 分)
l ,比喻君子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
2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播。
3 文中高度概括莲的句子是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中的两个“独”,都表现出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个“独”字又表明作者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B 、文章除了写莲,还写了“菊”和“牡丹”,这两种花的作用是映衬。
C 、文中三个“而”都是表递进的连词。
D 、“中通外直”的“通”是“没有阻碍”,可译成“空”。
18、简答。(12分)
、短文以莲为描写对象,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上下文连续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
本文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对莲花高洁脱俗的节操的赞誉,表达了作者 的操守,也表达了作者对 的鄙弃。(5 分)
三、诗歌阅读(10分)(每题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 , 抒发将士们誓死报国决心的诗句是 , 3、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 “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