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3FDD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 心脏自身的氧气和营养又如何得到呢? 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 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包括两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性心脏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膜下血脂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腔变细、变狭窄、或完全阻塞导致所供应区域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2)冠状动脉痉挛性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痉挛性收缩,使血管腔变细,导致所供应区域心肌缺血. 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理:复杂、综合性的较长过程。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年龄:中老年(≥40岁) 性别:多见于男性,男∶女≈2-5∶1 遗传: 体重:肥胖者易患 高脂血症:呈正相关 高血压:较血压正常人高2-3倍 吸烟:危险性仅次于高脂血症与高血压 冠心病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 (1)原发性心脏骤停 (2)心绞痛 (3)心肌梗塞 (4)缺血性心脏中的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胸闷、气憋 胸痛(胸骨后压榨样痛) 突然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心律失常(早搏)、猝死 冠心病的检查 12导联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超声(彩色多普勒) 平板运动试验、二阶梯试验 胸片 放射性核素扫描(心脏ECT) 心脏超高速电子束扫描(心脏EBT、 PET) 冠状动脉造影——过去的“金指标” 冠脉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新的“金指标” 心肌梗死的指标:肌钙蛋白T、I。 心绞痛分级 CassⅠ:日常活动不诱发心绞痛 CassⅡ:日常活动轻度受限 CassⅢ:日常活动明显受限 CassⅣ: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心绞痛 冠心病治疗 目标: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心肌梗塞或猝死,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症状发作。 * 选择其中的B组和D组比较,对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来说,复方丹参滴丸组治疗后与单纯强化降糖、降压、降脂组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即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延缓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厚。而对于股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复方丹参滴丸也有延缓其进展的趋势。 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其预后。颈动脉IMT(CIMT)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管腔狭窄和血管重塑的信息,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的中间指标,颈总动脉IMT〉0.9mm确定为增厚,可以预测无症状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既往有心血管事件的人群可以预测事件再发。CIMT每增加0.1mm,心肌梗死增加11%,无症状人群IMT每年增长=0.03mm,但心血管危险因素者IMT每年增长〉0.03mm。 * * 下面介绍一个国家“十五”的攻关课题,即“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干预措施与控制模式研究” 试验分4组:1、强化控制血糖、血压组;2、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组;3、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组+VitE;4、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组+复方丹参滴丸;试验用药: 控制血糖用药:二甲双胍、美吡哒、太罗 控制血压用药:卡托普利、依那林、穗悦、硝苯地平 降脂药:京必舒新、阿乐 VitE 复方丹参滴丸 共入选1328例患者,历时平均31个月的治疗 4组治疗5年后均使IMT增厚,其中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5年后,与前3组比较均使IMT增厚放缓。 * 4组治疗5年后,均使颈动脉内中膜斑块增多,但是复方丹参滴丸组与前三组比较斑块形成明显减少。 * * * 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糖代谢紊乱,血液黏稠度改变,血液动力学异常,应激及遗传因素,激素分泌异常,细胞因子的影响在DR的发生和发展中均扮演一定的角色。 视乳头:眼视网膜后方,视神经聚集在此处穿出,该处有一红色规则的圆形结构就是视乳头。 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为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聚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 * * * * 欧洲冠心病指南(ESC)将二氢吡啶类CCB列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药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