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有效期的测定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一、目的 1. 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 2. 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二、原理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 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 (C21H39N7O12)2.3H2SO4+H2O+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 该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lg(C0-x)=k/-2.303t+ lgC0 式中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 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 t——时间,以分为单位 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 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 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麦芽酚,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 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 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解掉的浓度X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t成正比,即X∝ Et,将上述关系代入到速度方程中得: lg(E∞—Et)=(-k/2.303)t+ lgE∞ 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的消光值Et,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规律,以lg(E∞—Et)对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的速度常数k。 药物的有效期一般是指当药物分解掉原含量的10%时所需要的时间t0.9。 t0.9=ln(100/90)/k=1/k·ln(100/90)=0.105/k 三、 仪器药品 722型分光光度计 1台 超级恒温槽 1台 磨口锥形瓶 100ml 2个 移液管 20ml 1支 磨口锥形瓶 50ml 11个 吸量管 5ml 3支 量筒 50ml 1个吸量管 1ml 1支 水浴锅 1个 秒表 1只 0.4 %硫酸链霉素溶液 1.12~1.18mol/L硫酸溶液 2.0mol/L氢氧化钠溶液 0.5 % 铁试剂 四 、 实验步骤 1. 调整超级恒温槽的温度为 40+0.2℃。 2. 用量筒去50ml约0.4%的硫酸链霉素溶液置于100ml的磨口瓶中,并将锥 3. 取5个干燥的50ml磨口锥形瓶,编好号,分别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0ml0.5 mol/L 0.5 %铁试剂,再加入5滴1.12~1.18mol/L硫酸溶液,每隔10分钟,准确取反应液5ml于上述锥形瓶中,摇匀呈紫红色,放置5分钟,而后再波长为520nm下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光值Et,记录实验数据。 4. 最后将剩余反应液放入沸水浴中10分钟,然后放至室温再吸收2.5ml反应液于干燥的50ml磨口锥形瓶中,另外加入2.5ml蒸馏水,再加入20ml0.5 %铁试剂和5滴硫酸溶液,摇匀至紫红色,测其消光值乘2后即为全部水解时的消光值 E∞。 5. 调节恒温槽,升温至500C,按上述操作每隔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共测5次为止,记录实验数据。 . 实验记录 温度 40℃E∞= (0.179+0.180+0.180)/3= 0.3592 t()10 20 30 40 50 Et 0.027 0.027 0.027 0.030 0.030 0.030 0.041 0.041 0.041 0.046 0.046 0.046 0.060 0.060 0.060 Et平均值 0.027 0.030 0.041 0.046 0.060 E∞—Et 0.3322 0.3292 0.3182 0.3132 0.2992 lg(E∞—Et) -0.4786 -0.48254 -0.4973 -0.50418 -0.52404 2. 温度 50℃ t()0 15 20 25 Et 0.029 0.029 0.028 0.056 0.056 0.056 0.081 0.081 0.081 0.103 0.103 0.103 0.125 0.125 0.125 Et平均值 0.0287 0.056 0.081 0.103 0.125 E∞—Et 0.3305 0.3032 0.2782 0.2562 0.2342 lg(E∞—Et) -0.48078 -0.51827 -0.55564 -0.59142 -0.63041 六、 数据处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