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doc

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

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 蚌埠市北淝河上段2016年度实施工程施工III标 (文昌站、吴家沟站、小南郢站、张八郢站拆除重建工程 1一般规定 1.1工程说明 本次洼地治理应急工程的范围包括西淝河下游洼地、洪河洼地、北淝河上段高塘湖等4片洼地,总洼地面积约63 km2,项目区涉及市凤台、毛集区、市颍上、颍东区、阜南、临泉市怀远市蒙城、涡阳、利辛等个市1个县区总人口2万人,耕地万亩。洼地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加固除险堤防总长6.14km;疏浚河道总长34.10km;新建、扩建、重建、技改排涝泵站40座;新建、加固、维修各类涵闸共16座;疏浚排涝干沟、截岗沟长134.76km;重建桥梁64座1.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 水文气象 14~16℃。最高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通常出现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蚌埠站1932年8月和1959年8月分别出现44.5℃和41.3℃的高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通常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低于-20℃,寿县1955年1月11日曾出现-24.1℃的低温。无霜期一般年份在210天左右。初霜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终霜期一般在4月上旬。受季风影响,本地区风向多变。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季多东风、东北风。年平均风速在2~3m/s,平均风力3级左右,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 根据凤台、阜南、蚌埠雨量站资料分析,凤台多年平均降雨量凤台885mm、阜南936mm、蚌埠871mm。降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都很大,汛期6~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汛期降水又多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最大值凤台为1573.1mm(1991年),阜南为1872.6mm(1954年),蚌埠为1565mm(1956年)。年降水量最小值凤台为为443.4mm(2001年),阜南为503.7mm(1966年),蚌埠为471.5mm(1978年)。年最大降水量是年最小降水量的3~5倍。降水的丰枯变化频繁,丰水年与枯水年常连续发生。如1959~1961年为连续3个枯水年,平均年降水量只有多年平均的76%; 而1963~1964年则是连续丰水年,平均降雨量为1075mm,是多年平均的1.2倍。 从全流域最大30d降雨分析,2007年淮河王家坝以上最大30天面平均降雨量514mm,超过1991年的395mm和2003的471mm,小于1954年的623mm;正阳关以上最大30天面平均雨量430mm,超过1991年的380mm,接近2003年的440mm;蚌埠以上最大30天面平均雨量415mm,超过1991年的374mm,接近2003年的438mm。 1.1.2.2工程地质张八郢站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张八郢站址区的土层自上而下为: 人工填土层:(QS 4):主要为新淝河开挖的弃土,分布在泵站的出口渠两侧及新淝河河堤上,以重粉质壤土为主,棕灰夹棕黄色,硬可塑。分布淮河堤上,层厚0.50~3.00m,层底高程16.80~18.00m。 ②层(Qal 3):重粉质壤土,含铁锰质结核和钙质结核,棕灰色,硬塑~硬可塑状,中等压缩性,层厚4.50~6.20m,层底高程11.30~12.90m。 ③层(Qal 3):砂壤土,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和砂壤土,棕灰色或棕黄色,中密~稍密,饱和,中等压缩性,该层部分孔未揭穿,层厚4.90~6.00m,层底高程5.60~6.40m。 ④层(Qal 3):重粉质壤土,含铁锰质结核和钙质结核,偶见少量贝壳,棕灰或灰黑色,硬~硬可塑,中等压缩性,层厚3.00~4.80m,层底高程1.20~2.60m。 ⑤层(Qal 3):砂壤土,夹薄层粉细砂和轻粉质壤土,棕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各孔均未揭穿,最大揭露层厚3.30m,层底高程-0.70m。 各土层主要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工程区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下水主要为分布于上部重粉质壤土、砂壤土中的孔隙潜水。孔隙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并与新淝河及附近沟渠水体成互为补给关系,勘察期间孔隙潜水的地水下位约为16.5m,与附近的沟渠水位基本相当。 工程区土层中的②层、④层重粉质壤土一般为弱透水性,③层、⑤层砂壤土为中等透水性。层序 地层名称 承载力 标准值 压缩 模量 饱快 混凝土底板与地基摩擦系数 渗透 系数 允许 比降 凝聚力 内摩 擦角 kPa MPa kPa φ f cm/s ② 重粉质壤土 180 6.0 35.0 15.0 0.30 1.0E-05 0.50 ③ 砂壤土 150 10.0 9.0 22.0 0.35 2.0E-04 0.15 ④ 重粉质壤土 180 6.0 35.0 15.0 0.30 1.0E-05 0.45 ⑤ 砂壤土 160 12.0 6.0 29.0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