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料 江上青.doc
资料 江上青江上青(1911年4月10日-1939年7月29日),原名江世侯,是江石溪及后妻范氏的儿子之一,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仙女庙镇。1929年6月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上海“艺大”地下党支部书记,继续从事地下学运工作。江上青1939年8月牺牲于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第一线,年仅28岁,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双百英雄模范”人物。江上青是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叔父,江泽民生父江世俊在江上青去世后把自己的儿子江泽民过继给了他。
个人简介
江上青(1911.4.10——1939.7.29),江苏扬州人,1911年4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原名江世侯,曾用名蕃臣。父亲江石溪擅长诗文音美,尤精医学,生前在江都县头桥乡(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岸顶河房“太和堂”药店(又名“彭泰和堂”)悬壶济世,有爱国民主思想,母亲头桥范氏孺人(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安帖村三三组人)。江上青早年在南通中学、扬州中学学习时,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
1927年11月在南通读中学时,由刘瑞龙、顾民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7月出狱后,改名江上青,秋,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创作了大量追求革命理想的诗歌。两次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用以《前进曲》为代表的诗篇表达革命情怀。
1931年8月,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暨南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继续秘密从事学生运动。1932年2月,回扬州创办《新世纪周刊》。
1936年,与于在春、顾民元等人创办《写作与阅读》杂志,宣传抗日主张。抗战爆发后,发起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编辑出版《抗敌周刊》。
1937年11月,和陈素、莫朴等人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辗转4省17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11月起,利用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秘书,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身份,在皖东北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担任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他坚定执行党的统战政策,推动国民党六安县长盛子瑾抗日。创办《皖东北日报》;主办“皖东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建立由我秘密党员控制的抗日武装;作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少奇同志高度评价说:“抗战初期,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皖东北抗日形势的发展,使国民党顽固派极为恐慌,他们加大了对皖东北进行的破坏和捣乱。日本侵略者也加紧对皖东北地方反动势力的拉拢和勾结,企图破坏皖东北的抗日局面。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杨纯任特委书记,江上青为特委委员。特委成立后,积极协助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兼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主任张爱萍等,进一步推动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共同建立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1939年7月29日,江上青在协助张爱萍等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后,与盛子瑾等率部返回司令部途中遭地主反动武装伏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去世后,江上青遗体安葬在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附近的崔集。
1982年迁葬于安徽泗县烈士陵园,并树碑立传,由老将军张爱萍题写碑名,杨纯、刘玉柱、周村撰写碑文。1985年4月13日,江上青的子女江泽民、江泽玲、江泽慧等专程前来为江上青扫墓,以寄托深切的哀思。
江上青是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叔父,江泽民生父江世俊在江上青去世后把自己的儿子江泽民过继给了他。
人物生平 江上青,1927年考入南通中学高中部,受刘瑞龙、顾民元革命思想影响,当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夏江上青转入扬州高中,同年冬被国民党当局以学运骨干分子为名逮捕入狱。1929年6月出狱后,改名江上青,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上海“艺大”地下党支部书记,继续从事地下学运工作。1929年冬,江上青在上海参加党组织的秘密会议时再次被捕,1930年冬带着一身疾病出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侵略和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江上青义愤填膺,饱含激情地写下了《前进曲——东三省事件》的长诗。这首创作于1931年的诗作,在当时曾广为流传,起到了唤醒民众,鼓舞抗日斗志的积极作用。此后,江上青与一批热血青年先后创办了《新世纪周刊》、《写作与阅读》、《抗敌周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理,宣传抗日救亡、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传播革命和抗日的火种。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他发表《卢沟晓月》的文章,表达了抗日救国的激情。在全国性抗战爆发的形势下,江上青等人组织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从江都出发,溯江而上,广泛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春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