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班主任工的理念及内容
第二章 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及内容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首先是通过班级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班主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全面认识新的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冲击和“90后”学生思想品德的时代特征,从而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节 新的环境对学校德育的挑战
一、社会转型导致传统道德体系失范
新中国成立后的50~80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道德教育体系也是建立在这一经济关系之上的。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此形势下,人们长期以来建立在传统的经济体制形式下的道德体系也受到猛烈的撞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产生了许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观念,如开放观念、信息观念、市场观念、民主与法制观念等,同时也给各种落后僵化的观念以极大的冲击,包括诸如愚昧迷信、依附观念、封闭观念等,使这些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就义利观来说,历代儒家思想主张重义轻利,这种思想长期以来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认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人的欲念的扼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个体利益的合理需求,主张义利兼得、见利生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由单一走向多元。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解放,但由于在社会转型、新旧交替过程中经济环境的混乱,以及新旧观念交替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真空”,使得社会上也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如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也在滋长蔓延,如吸毒、赌博、拐卖妇女儿童、卖淫嫖娼、腐败等。学校德育如何面对这些现象,这是时代发展给我们提出的严峻课题。
二、多维信息传播渠道使文化环境良莠并存
现代社会已由传统的封闭形态过渡到信息化时代,除文献信息外,还受有电讯、广播、电影、录音、录像、因特网等多种信息。现代信息传播具有传递量大、手段多样、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信息传播的现代化,一方面突破了广大青少年的狭隘封闭的心态,另一方面也给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成为不良影视、文化的直接受害者。在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下,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搜身、骚扰、殴打、抢劫等校园暴力行为在一些地方不断蔓延。
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更使传统道德规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突现,使得这一问题显得刻不容缓,如网络犯罪、色情信息传播、网上文化侵略,都使得传统德育在网络社会中几乎丧失了其所有的功能。对所有这些现象,现行的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将失去作用,救火式、防御式工作方式更显得招架无力。所以如何加强网络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面向新世纪的一项德育新课题。
三、应试教育模式对学校德育的削弱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不只一次要求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不过是一个时期的口号,难于真正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上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认识的片面性,德、智、体、美、劳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要素,而认识上的片面性将其割裂,认为抓德育就会削弱智育,抓智育就的削弱其他各育,而学校德育有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毫无疑问被视为“软”任务,只在需要的时候作为“锦上添花”而用。二是
德育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匮乏的理论难以给新鲜、丰富的德育实践以及时正确的指导,传统“灌输”或简单粗暴的方式还占有相当地位,远远不适应新世纪学校德育的要求。三是德育内容薄弱。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人生观、教育、法规教育比较薄弱。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增多,青少年中存在不少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学校德育在应对这些情况时,没有积极有效的对策,管理和教育乏力。
第二节“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品德特征
一、“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往往被称为“90后”一代。
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90后”一代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态势,表现出下列几个特点:
(一)乐于接受新事物,但识别能力较差
中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世界十分敏感好奇,他们喜欢观察社会,凡是他们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凡是自己喜好的就拼命吸收。但由于认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中学生对事物的识别能力还比较差。
当今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最能刺激中学生求知探奇的欲望,眼前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最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最能唤起他们的真挚情感,但也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售后服务体系、流程及售后保障措施.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课翻开新的一页开启新学期课.pptx VIP
- 注塑生产排程月计划(ASDJS)自动排程.xls VIP
- QCT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pdf VIP
- 《影视后期合成》教案全套项目1--11 初识After Effects--渲染输出.docx VIP
- SAP物料分类账操作详解(S4系统).doc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五入法试商的除法》PPT课件.pptx VIP
- 云南硅pu篮球场施工方案.docx VIP
- 学生牛奶糕点配送项目供货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课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