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

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阅读并识记课文及课下注释的词语。 3.参阅《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 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2、培养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能学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3、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4.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评价任务: 1. 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2. 结合课后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就两则寓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乌龟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1、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非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远喻近,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关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 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相当盛行。例如我们熟悉的一些成语故事,《宋人揠苗》,《郑人买履》等都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寓言作品。 2、《伊索寓言》简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还总结了古代希腊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有的长期被后人引用,成了人们熟知的典故。如《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等。但是,《伊索寓言》中也搀杂着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宣传乐天知足(《说马幸福的驴子》)、向强者妥协(《芦苇与橄榄树》)等等。 3、伊索 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据历史学家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为富有智慧,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成为自由人后,伊索四处漫游,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这则寓言故事,下面请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 复述一下。同学复述讲述的部分,人复述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复述时要抓住语气重一些。   明确:是揭露恩将仇报和告诫不要怜悯恶人。 合作探究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明确:其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怜悯象蛇一样的恶人。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③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合作探究四:这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为什么? 明确:没有误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寓言的这一特点。可以举出过去和课外读过的寓言中的警句、格言加深认识。 合作探究五:说话练习,你想对这位农夫说些什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