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04223罗晓云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守恒实验报告 题 目5~8岁儿童守恒实验报告 二 级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心理学 年 级: 14级 学 号: 2014704223 姓 名: 罗晓云 指 导 教 师: 陶维东 成 绩: 上 交 时 间: 2015年5月30日 5~8岁儿童守恒实验报告 罗晓云 14心本2班 2014704223 摘要:本次实验研究是为了检验皮亚杰的经典守恒实验的正确性,皮亚杰认为:6、7岁以下的儿童还不能解决守恒问题,同时也无法学习守恒概念,而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迅速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并能运用这些重要的新技能思考事物。所以,我们到乐儿幼儿园和第十五小学对42名8岁的儿童进行糖果数量守恒,夹子数量守恒及液体守恒的检测。结果被试一一通过实验,验证了皮亚杰理论。 关键词:中心化思维 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 可逆性运算能力 1.引言 守恒(conservation)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守恒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和中注入相同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由实验者或儿童将杯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且粗的杯子中,问儿童:杯和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2.3 实验程序 实验一:数量守恒 主试进行简单的介绍沟通后,向被儿童试呈现同样颜色、大小、数目的夹子,每排6个,排成相同的两横行。当被试确认两排钮扣的数目是一样的之后,在被试面前将其中的一行夹子间的距离拉大,问被试:这一行夹子拉开后,两行夹子还是一样多吗?或是哪行多?为什么呢?并记录两次询问被试的回答。回答守恒则编码为1,回答为不守恒则编码为0,即未通过实验。 实验二:糖果守恒 向被试儿童呈现同样包装、同样颜色的棉花糖,每排6个,排成相同的两横行。当被试确认两排的棉花糖一样后,在被试面前将棉花糖间的距离拉大,问被试:这一行的棉花糖拉开后,两行棉花糖还是一样多吗?或是哪一行多?为什么呢?并记录两次询问被试的回答。回答守恒则编码为1,回答为不守恒则编码为0,即未通过实验。 实验三:液体守恒 主试向被试呈现两个一模一样的塑料矿泉水瓶,把两个瓶子装入相同剂量的矿泉水。在被试认为两个矿泉水瓶装有一样多的水后,将一个矿泉水瓶的液体倒入一个较矮较宽的矿泉水瓶里,并问被试:这个矿泉水瓶(较高的杯子)里的水与较矮的矿泉水瓶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为什么呢?并记录两次询问被试的回答。回答守恒则编码为1,回答为不守恒则编码为0,即未通过实验。 结果 3.1实验结果测评标准 3.1.1纽扣数量守恒实验。在主试将其中的一排纽扣间的距离拉大后,如被试回答两排的纽扣数不相同,说明被试还没有形成数量守恒的概念。如果回答相同,则说明已经形成数量守恒的概念。 3.1.2糖果数量守恒实验同上。 3.1.3液体守恒实验。在主试将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一个较矮较粗的碗里后,被试如果回答两个杯子的液体不一样多,说明被试没形成液体守恒的概念;如果回答两个杯子里的液体一样多,则说明已经形成液体守恒的概念。 3.2实验结果 本实验是在与全班其他人数据结合后进行分析的,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是各年龄组儿童通过各项守恒实验的比率;再者是采用卡方检验考察儿童理解守恒概念的能力是否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守恒类别差异。 首先让我们通过下列图表来看看各年龄组儿童通过各项守恒实验的比率。本实验主要是考察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特征。 3.2.1被试年龄与守恒实验通过率的相关性 表1 被试年龄*纽扣数量守恒*糖果数量守恒*液体守恒(1通过*0未通过) 被试年龄 实验类别 通过率(%) 5 6 7 8 夹子数量守恒 糖果数量守恒 夹子数量守恒 糖果数量守恒 夹子数量守恒 糖果数量守恒 夹子数量守恒 糖果数量守恒 30% 30% 70% 70% 70% 65% 90% 95% 表2 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 实验变异来源 df Person卡方 渐进Sig.(双侧) 年龄*夹子守恒 3 16.703 .001 年龄*糖果守恒 3 18.901 .000 通过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出守恒实验通过率逐渐上升,不难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二年级小学生完成实验的比率要比幼儿园儿童好的多,他们在慢慢的习得守恒观念。由此,7岁以前可以推断为前运算阶段,7岁后为具体运算阶段,基本上符合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