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师招聘:音乐学科备考资料中国音乐体裁知识二.docVIP

黑龙江教师招聘:音乐学科备考资料中国音乐体裁知识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教师招聘:音乐学科备考资料中国音乐体裁知识二

黑龙江教师招聘:音乐学科备考资料中国音乐体裁知识二 中国音乐体裁 21. 走唱:指带有歌舞色彩的曲艺形式,如西南诸省的车灯、湖北等地的三棒鼓、东北的二人转,西北的二人台,以及各地流行的打连厢、花鼓等。 22. 拆唱: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员分角色演唱,不化妆,近似戏曲的清唱,但在交代故事情节时,仍穿插第三者口吻的叙述。如苏州滩簧、西南一带的琴书、西北一带的部分小曲等。 23. 梅花大鼓:又名梅花调,20世纪初开始在北京、天津两地流传,脱胎于清末流传在北京北城一带的清口大鼓。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 24.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它的渊源是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并传入京津地区的木板大鼓。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等乐器,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演唱上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段子中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 25. 西河大鼓:又名梅花调、犁铧片,也一度叫作河间大鼓。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演出时定名为西河大鼓,其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挡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后来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舍小三弦为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进和创新,使这一曲种在艺术上日趋成熟。 26. 苏州弹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清乾隆时已颇流行,其时已有艺人的行会组织光裕社。苏州弹词在体裁上为散文和韵文结合,并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mo拟各种类型的人物,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为主,由演员自弹自唱。传统曲目以《珍珠塔》、 《玉蜻蜓》、《三笑》、《描金凤》、《白蛇传》等最著名。 27. 天津时调:清末民初以来流传于天津 主要在船夫、搬运工人、手工业者、人力车夫中传唱 。它渊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又和很多地区的民间小调有密切关系。伴奏乐器有大三弦、四胡、琵琶、笙、扬琴等。腔调有靠山调、老鸳鸯调、新鸳鸯调、喇哈调等。唱词句式有以七字句为主的,有长短句相间的。其传统曲目有欢快的《踢毽儿》、《放风筝》;也有悲凉的《光棍哭妻》、《后娘打孩子》、《秦楼悲秋》等。 28. 单弦: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当时的满族旗籍子弟开始编写、演唱八角鼓,创造了这种自弹自唱的演唱方式。八角鼓状为八角形,象征满清八旗。嘉庆九年 1804 华广生编订的俗曲集《白雪遗音》卷三中《酒鬼》一篇,是现存最早的单弦曲词。单弦是一种曲牌联套体的曲艺形式,曲牌众多,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适合于表现多方面的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传统曲目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山寺》、《武松杀嫂》、《孔雀东南飞》等。 29. 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即玩局,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山东琴书的书目很多,分牌子曲、中篇、长篇三类。牌子曲书目产生最早,有以分回目演唱的全部《白蛇传》、《秋江》两种和一些段儿书;中篇书目中多是山东琴书的代表性作品,有《王定保借当》、《三上寿》、《梁祝姻缘记》等;长篇有《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等数种。 30.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歌词多是悲悲切切的内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九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31. 粤曲: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香港、澳门、东南亚、南北美洲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早在清道光初年,广东的八音班乐工就以粤曲清唱为业。粤曲和粤剧关系密切,音乐曲调、板式等方面和粤剧基本相同。但粤曲特别讲究唱功,突出声腔艺术,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创造。乐器伴奏,有以高胡为主的软弓乐队:高胡、扬琴、琵琶、横箫或长喉管等;有以二弦、提琴 广东民间乐器 为主的硬弓乐队:二弦、提琴、短喉管、月琴等。粤曲的早期曲目大都来自粤剧脚本,代表作品有《百里奚会妻》、《黛玉葬花》、《弃楚归汉》、《夜战马超》、《周瑜写表》、《秦琼卖马》等。 32. 京东大鼓: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传于天津等地。原为北京以东的香河、宝坻等地农民劳动之余演唱的地头调。京东大鼓长于说唱长篇鼓书,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