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都 生态水城.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凉都 生态水城.doc

中国凉都 生态水城   [摘 要]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水城县以独特地理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就水城县发展基本情况、生态农业建设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生态农业深化发展等问题做出相应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 生态 农业 观光 致富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50-02   这里,醉人的盛景,碧海烟霞;这里,生态的农园,如诗如画;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激情洋溢;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高原明珠上的绿海蓝星;这里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阵地前沿;这里是中国凉都?生态水城。   1 水城县人文地理及农村人民生活基本概况   1.1 水城县人文地理概况   水城县地处云贵高原,位于中国凉都(西南煤海)六盘水市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15万人,占总人口的43.43%。1988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水城为“中国现代民族民间绘画画乡”。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430.7小时,属贵州省日照较多地区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13%,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到13090个/立方厘米。夏季凉爽清新,平均气温19℃、紫外辐射适中;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境内已探明26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探明储量52亿吨,保有储量43亿吨,品质优良,处于开采初期阶段。水能资源蕴藏量110万千瓦,可利用84.7万千瓦。此外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野生高等植物900多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达39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多、分布广,有脊椎动物130多种。   1.2 农村人民生活基本概况   截止2014年末,粮食总产量达22.62万吨,比上年减少0.63万吨,下降2.73%。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42700万元,增长31.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628.5万元,增长13.2%,其中乡村完成零售额109965.2万元。2015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94亿元,增长11.8%;旅游总收入完成9.84亿元,增长3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8元,增长10.7%。   2 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情况   2.1 现代农业生态化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多个煤化工基地,加大技术投入对煤炭生产深加工,基本实现产业升级,本着循环经济的理念,高效、环保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以工业产业升级带动现代农业生态化进步,稳步推进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   深入推进自然生态修复、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不断改善。2014年以来,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已完成10余万亩林业工程项目建设造林任务,森林面积大幅增加,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以村寨绿化为依托,实施村寨与道路绿化项目,使全县生态明显改善,为农业转型发展鉴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特色优势逐步凸显,林果已成为富民兴县的主要优势和支柱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2.2 现代农业产业化   通过近几年转型发展,红心猕猴桃、水城春茶等特色产业已逐渐成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主体。以“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坚持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加大政策倾斜,做大做强红心猕猴桃、水城春茶等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2.3 现代农业商品化   农业商品化是指农业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或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在绿色安全农产品成为消费主流的背景下,品牌营销将是农产品商品化经营增强国内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水城县农业经过招商引资、商品化及产业化转型,进行“公司+合作社+农户”项目建设,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及农产品深加工。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3 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工业产业升级中,部分地区工业生产仍威胁生态环境   截止2015年,水城县煤的产值在全县的产业中占有50%~60%的较大比重。当下工业产业升级虽在稳步推进,但是实际工业产业升级并不彻底,威胁到生态农业发展。以发耳电厂为例,发耳电厂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的重点项目之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但严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