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基础5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非均相反应过程的质量传递 二. 非均相反应过程中的外部质量传递 外部质量传递对反应选择率影响 Da? ,传质阻力?,ces? 平行反应, 串联反应 平行反应, 减少外部质量传递影响措施 a a ?, 例: 球形 b u线速度? kg ? Kg 计算: A:常数(无因次) 球形:1.9 其它: 例:二元气体混合物以表观速度 0.1 m/s 流过直径 5 mm 球形颗粒、床层空隙率 ? 为 0.4 的催化剂床层。气体密度为1 kg/m3,粘度为3 ?10-5 N ?s/m2,扩散系数为 4 ? 10-5 m2/s。如果进行一级反应,以反应器体积为基准的反应速率常数 k = 0.5 s-1,试估计外部传递阻力影响。 结论:外部传递阻力可忽略不计 三. 催化剂颗粒内部质量传递 a.内表面是主要反应表面 内表面/外表面=10,000 合成氨:海绵状金属铁 面粉厂 b. 内表面不等效 c. 复杂的扩散—反应串并联过程 d. 假定 Cb=ces 浓度分布 a.假设 微孔长度、直径均匀 单位颗粒截面上的扩散速率 单位颗粒体积上的反应速率 b.物料衡算 微元壳体外层浓度梯度 内部效率因子 结论:?2与?成反比 ?2 与级数成反比 不同形状催化剂内部效率因子?2与?关系 ? ? 0.4, ?2 ? 1 0.4 ? ? ? 3,内扩散影响明显 ? ? 3,内扩散影响严重 ?2= 曲线几乎重合,故可以认为 ?2 与颗粒几何形状无关,可采用统一计算式计算 影响内部效率因子因素 T?, k ?, ? ?, ?2 ? n ? 1 c?,??, ?2 ? 进口段?2小于出口端 n 1 ?2不变 n ? 1 c?,?? , ?2 ? 进口段?2大于出口端 rp ?, ?2 ? 孔径: 结构:增大颗粒孔隙率(减小内孔直径), k ?, ?2 ? 内部传递过程的表观动力学特征 球形颗粒,一级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表观活化能 表观反应级数 内部传递阻力对选择率的影响 平行反应 串联反应 平行反应 内部传递阻力实验识别 粒度试验 反应速率、串联反应β随粒度减小而提高,内部阻力 不可忽略 测Eob、nob 不同于E、n,内部阻力占有相当份量(不同于外部传 递, 测较困难) 测表观速率R→ η2 测表观速率 R → 例:气固催化反应 A+B →P,2000C PA 0.5atm, PB 2.5atm,催化剂平均直径dp=0.140 cm, ρ=1.39 g/cm3,R=0.032 mol/h﹒gcat。若 De=0.0248 cm2/s,试估计内部传递影响。 解:B组分过量,视作一级反应 忽略外部传递,A反应物在主体中浓度 改善内部传递措施 (感光科学上的“T颗粒”) 细颗粒 改变工程结构:a.多孔粉末加压 粉末中小孔 和粉末之间大孔的双孔结构 好处:内表面积大 消除内部传递阻力 b.活性组分非均匀分布方法 例:萘氧化制苯酐 活性组分浸渍厚度为0.3 rp,反应 后苯酐可尽快传递到气流主体, 防止进一步氧化,β↑(T? 补 偿产量↓) 多组分内部传质 可以得出 第八节 热量传递和反应器热稳定性 一. 传热尺度 颗粒尺度:催化剂颗粒与周围流体 设备尺度:管外、釜外冷却介质移走反应热 放热反应的恶性循环: 温度升高 反应加快 放热速率增大 二. 催化剂颗粒温度的热稳定性 催化剂颗粒定态温度 温度较低时,反应控制阶段 温度较高时,扩散控制阶段 传热 Qr: 催化剂颗粒传热速率 h: 传热系数 Ts: 催化剂颗粒温度 Tb: 流体主体温度 定态条件 定态温度 催化剂颗粒定态温度的稳定条件 思考题: Da、Φ有何意义?请写出其表达式。 减少外部质量传递有哪些措施? 改善内部质量传递有哪些措施? 习 题: (共三题)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如下一级不可逆气相催化分解反应: A → B + C 在反应温度为 4200C 时,反应速率常数 k = 6.95×10-3 s-1。若原料处理量为0.8 L﹒s-1,A的转化率为 40.0%,试按活塞流模型计算催化反应器所需的有效体积。 (答:71.52 L) 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催化二氧化硫合成三氧化硫,已知催化剂床层体积为1.5 L,空隙率ε= 0.4,反应器入口处原料的体积流量为600 L﹒h-1,求物料在反应器中的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 (答:3.6 s, 0.278 s-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于一定温度下进行某气相反应 A + B → C,其动力学方程为 -rA kccA0.5cB0.5; 若 cA cB,则 -rA kccA,式中kc=0.0965 s-1。若 已知 A 的转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