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地质学01绪论
(一)古代地球科学知识的萌芽与积累(远古-1750 ) 狄奥弗拉斯特(公元前370-287年) 《植物志》和《植物的本源》。 西尼卡(Seneca)—《自然问题》论述了地震、地下水和地面水问题,认识到河流对山谷的侵蚀作用。 (二)地质学主要学科的创立与初步发展 (1750-1840)—地质学的诞生 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l,1791-1875) —《地质学原理》(共三卷)(1880)—划时代的著作。 北美学者霍尔、丹纳—“地槽”学说。 (三)地质学的革命与全面发展(1840-1970) (四)地质学的发展展望(社会地学时期) (1970年以后) (一)古代地球科学知识的萌芽(远古-1450)与积累(1450-1750) 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四)地球科学的发展展望(1970以后) (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的创立与初步发展(1750-1840) (三)地球科学的革命与全面发展(1840-1970) 古代地质知识的萌芽与积累主要集中在欧洲: 该时期的特征是:实践活动局限于地表,仅凭直觉或经验对矿物、岩石、山川地貌特征和一些简单的地质作用进行描述或简单分析,更多的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认识或描述主要是思辨性质的,带有地理学的更多色彩。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42年)天象论 宇宙论。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1-497年)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没有留下著作。 (1)古希腊学者: (2)古罗马: 老普里尼(Pliny the Elder)—《自然史》(77年)对矿物进行专门论述,包括当时使用的各种矿物、建筑用石材、矿石及矿床、采矿及冶金方法等。 斯特拉波(Strabo,公元前63-公元20年)—《地理学》论及化石、海陆升降、火山、地震、河流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等。 (3)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 哥伦布、麦哲伦等(14-16世纪)相继环球航海成功—地球是球形、对大陆和大洋的轮廓有了初步的了解。 哥白尼—《天体运动》(1530-1540年)—“太阳中心说”—对该时期的地球科学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达·芬奇(1452-1519年)—由化石观察研究海陆变迁。 阿格里柯拉(1494-1555年)—七部地质专著— “矿物学之父” 中国:郦道元、荀绰、乐资、徐霞客等。 代表性著作有:《山海经》、《十三洲志》、《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等。 地学的萌芽思想主要体现在《山海经》,不仅记录了72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并对其一般特征进行了描述,且将矿物分为金、玉、石、土四大类,这是世界最早的矿物分类。 北魏的郦道元在此基础上,将矿物分为三类: 燃料矿物(煤等); 金属矿物; 非金属矿物(雄黄、雌黄、硫磺、盐、石墨等)。 德国矿物学魏尔纳(1750-1817) —?水成论? 英国学者郝屯(1726-1797) —?火成论? 法国学者居维业(1769-1832) —?灾变论? 法国学者拉马克(1744-1829)—?均变论? 以欧洲地学思想为代表。其中的“将今论古”原则和三次大论战成为该时期的地学发展的主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论战: (1)火成论对水成论 郝屯(苏格兰) 对 魏尔纳(德)(针对岩石的成因方式) (2)渐变论与灾变论 莱伊尔(英) 对居维尔(法) (针对生物的演变规律) (3)活动论与固定论 魏格纳(德)对德纳(美)、别洛鸟索夫(针对地壳的运动方式) (1)“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 (2)中国的五大构造学派:槽、台理论;地质力学;地洼学说;地体理论;板块学说。 (3)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理论及应用上的标志: (4)“地幔对流” (5)“根”-“柱”构造 (6)“系统地球科学” (7)地学交叉学科的兴起 (8)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 A、1970年4月22日,为“地球日”。其实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学法律的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于1969年在校园里发起组织的。 “地球日”的主题是: 1990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1994年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 1995—2000年拯救地球。 B、1972年6月5日是第27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日,这天即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国际性的人类环境问题,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发出了“为了这一代和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呼吁。 C、1980年7月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明确提出了地球科学的使命是,不仅要解释地球的结构和演化,还要研究星体的形成、探讨生命的起源,更要为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提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