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商人”林左鸣.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企“商人”林左鸣.doc

国企“商人”林左鸣   2015年11月22日下午3点多,在中航工业大厦20层的会客室内,当采访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林左鸣热得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解掉领带,脱掉了外套,并让秘书把房间里的温度调低。此时,窗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外面风雪交加,大雪肆虐了一整天,染白了整个北京城。   林左鸣刚刚从俄罗斯回来。或许是因为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他的眼睛有些红,看上去也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健谈。在他看来,实体经济就像窗外的天气一样,已进入了寒冬,而中航工业亦感同身受。   在寒冬中,中国经济正在艰难前行,但林左鸣并未趑趄不前,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近些年,林左鸣只看两类书,一类是经济学著作;另一类则是关于新技术的书籍。在他看来,对经济学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住中航工业这艘巨轮前进的方向;而对新技术的关注,对中航工业来说是转型升级的航标。   在他的案头上,最近摆放着的一本书是格林斯潘的《动荡的世界:风险、人性与未来的前景》。这本书是格林斯潘在中国大陆出版的重要专著,也被认为是这位历经美国6届总统的前美联储主席集大成之作。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拉里?萨默斯对此书的评价是,“该书将是格林斯潘的名著,一部辉煌的作品。”   在会客室的书桌上,中航工业新闻信息办主任付明耀则从众多书籍中递给我另外一本有关量子学方面的书。这是林左鸣近期在读的另外一本有关新技术的书籍,书中不少地方被他做了标注。林左鸣说,现在他每年看的书很多,但真正让他去做批注的书并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天前,中航工业与中国科技大学刚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合肥共建一个量子技术研发中心。   国企“商人”   1957年,林左鸣出生在福建省漳州,闽商之乡。   据林左鸣公开称,在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深的是《航空知识》,这是本中国最早的航空航天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早的国防科普期刊。据说他当时“就像是上瘾一样喜欢看”,也因此迷上了航空发动机。   1978年,林左鸣结束下乡生活后,在报考自己大学专业时,他的第一志愿是南京航空学院的航空发动机系,第二志愿是浙江大学的柴油机学(内燃机)系,第三志愿是厦门大学物理学,因为那年他的物理考了95分。后来他被南航录取。   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林左鸣去了航空工业部420厂(现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干过试验技术员,也干过党委组织部干事、车间书记。在国有企业,技术、管理、政工都干过。   其间,他还在当地联营的一家生产冰箱配件的乡镇企业干过,初显其经营才能。他所在的乡镇企业曾被评为四川新津县的优秀企业,当时同台领奖的还有现任东方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行。   林左鸣认为,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真正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一度他想转型做个市场化的“商人”,但成都发动机公司的领导没有放人。   不过,在林左鸣看来,他此后则一直扮演着“商人”的角色。当记者问到外面有人对林左鸣的身份评价挺多时,有的称企业家、改革家、学者、经济学家,问他最认同哪一个时。他非常谦虚地说称他为企业家都觉得很勉强,他说他一辈子都在做企业、做生意,自己更像是一个“商人”,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商人”,是一个为国家打工的“商人”。   “商人”的本质是逐利的,但他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国家。这一点放在林左鸣身上则是带领一个个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扭亏,实现利润,并逐步壮大。   从履历中不难看出,林左鸣职业生涯曾多次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38岁那年,他成为成都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当时该公司经营出现困难,亏损严重。林左鸣接手后,用了3年时间将该公司扭亏为盈。   1998年,林左鸣再次临危受命,被派到另一个亏损大户黎明公司(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他就任之前,黎明公司曾连续5年亏损,亏损额达到2.3亿元。   当他到公司的时候,时间离年底仅剩50天,但当年的生产任务却还有三分之二没有完成。据他回忆称,当时账上只有200多万元,连续三个月工资都发不出来,职工干劲全无。   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林左鸣在极短的时间内凑足了8000万元。这里面除了黎明公司内部的1000万之外,林左鸣还去航空信托借了为期两个月的2000万元贷款;此外,他还通过其人脉,跟用户要来预付款5000万元。   有了这些钱之后,原料供应商们开始积极供货,员工们也发了工资,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元旦加班加点,最终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这次解决黎明公司的危机采取的借款、贷款方式,恐怕是林左鸣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资本运作。此后,林的资本运作手法越来越娴熟,被外界称为资本运作高手,而中航工业在其领导下亦从资本运作中获益,迅速壮大。   林左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现今做企业,离开资本市场很难有出路,一个不懂资本市场的管理者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