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想看纳斯卡?那就飞吧!.doc
想看纳斯卡?那就飞吧!
“罗丝,你怎么看?”当踏上秘鲁南部的纳斯卡高原举目远眺,美国学者保罗?柯索克对身边的妻子喃喃说。此刻在他们脚下,是一片广袤荒凉的深褐色原野,上面却有着一道道浅色的线条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仿佛看不见的巨手以大地为画板勾勒出的一幅幅涂鸦。这究竟是些什么鬼?又是怎么形成的?名为纳斯卡线条(Nazca Lines)的旷世奇景不仅在70多年前困扰着柯索克夫妇,也给世人留下了至今仍无法破解的千古之谜。
神秘地画现真容
秘鲁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纳斯卡则位于首都利马以南400多千米的高原上。早在印加帝国兴盛之前,这一带就出现过历史悠久的纳斯卡文明。然而随着时间长河的冲刷,纳斯卡逐渐沦为几乎被外界遗忘的蛮荒之地,附近那些巨幅地画也长期不为人所知。柯索克夫妇并非最早的发现者,早在16世纪时的西班牙探险家就记录过这些疑似步行小径的线条。1927年,秘鲁考古学家托里比奥?塞斯佩在发掘古城遗址时,曾登上纳斯卡附近的山丘,也观察到深色荒原上纵横交错着条条浅痕,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与此同时,驾机飞过这里的飞行员也称从空中看到地面上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图案。
这里顺便提及秘鲁的航空史。虽说算不上是航空发达国家,不过他们在飞天之路上的起步可不晚。史上第一位飞越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勇士就是在法国出生的秘鲁人豪尔赫?查韦斯,1910年9月23日他驾驶布莱里奥XI型单翼机从瑞士一侧成功穿过阿尔卑斯山口,但在向意大利降落时遭遇强风而坠落,身受重伤不治身亡。查韦斯的临终遗言“更高,一直更高”激励着其他的飞行者,后来成为秘鲁空军的口号,利马的国际机场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机场内还陈列着其座机的复制品。1920年秘鲁培养出本国第一批执照飞行员,5年后秘鲁人首次飞越安第斯山脉,到1928年该国第一条商业航线开通,这才有了从空中发现纳斯卡地画的机会。
回过头来再说到美国人保罗?柯索克。作为纽约长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他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灌溉系统,为此他于上世纪40年代在妻子罗丝的陪同下多次前往秘鲁考察。当柯索克听说纳斯卡地区存在许多又长又直的线条时,就想到可能是引水的渠道。然而当他们实地勘察后,却发现这些“渠道”的深度只有10~15厘米,不太像是用于引水灌溉的。随后,柯索克雇了一架喷洒农药的小飞机,让飞行员带他到空中一探究竟。结果令人震惊,地表上不仅分布着众多笔直漫长的线条,以及巨大的螺旋曲线,甚至还有飞禽走兽的图形!回到地面,站在这些不知何时留下的线条当中,柯索克陷入沉思。这时他注意到西沉的太阳刚好落向其中一条直线的末端,而当天正是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这一年南半球的冬至。莫非这些神秘的线条指示着日月星辰的变化?柯索克不禁对妻子脱口而出:“也许我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书!”
理不清的谜团
柯索克是第一位对纳斯卡线条进行认真研究的西方学者,他的发现逐渐引起国际考古界和媒体的关注。这一罕见的奇景曾被称为“人类第八大奇迹”,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过要论对纳斯卡线条的研究和保护所做贡献最大的人,还得算是德国女数学家玛丽亚?赖歇。因为对法西斯纳粹党上台执政感到不满,她于1932年离开德国,远赴秘鲁担任教师和翻译。上世纪40年代柯索克教授在秘鲁考察期间,赖歇正是他的助手,也被纳斯卡线条深深地吸引着,并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工作。尽管二战期间身在秘鲁的德国人受到活动限制,但在战后赖歇还是争得当地政府的同意,搬到纳斯卡地区居住,就近着手深入研究。即使在柯索克回国后,她仍投身在这片荒野上孜孜以求长达半个世纪。
赖歇的首要工作就是查清纳斯卡线条的分布情况,她求助于秘鲁空军获得了该地区的第一批航拍照片,再结合实地勘测进行编目绘图,制作出这些线条的“全家福”。在她和其他研究者的长期努力下,纳斯卡地画的全貌逐渐被揭开。人们发现在两条河流之间约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由众多宽窄不一线条构成的三角形、四边形和螺旋形等数百个几何图形,其中包含70多个动植物的轮廓图案,如蜥蜴、蜘蛛、猴子、蜂鸟和花朵等,在邻近的山坡上还有烛台状和人形的“壁画”。这些图案最大的有两三百米长,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堪称空前绝后的大手笔。
赖歇为纳斯卡线条投入了全部身心,长年累月像苦行僧那样进行观测、记录和整理资料,通过发表研究成果和出书来争取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并说服政府部门加强对这片区域的保护。由于这些贡献,她被尊为“线条女士”,1998年以95岁高龄去世后,其故居被改为纪念馆,秘鲁的许多学校和街道也以她的名字命名。赖歇始终认为纳斯卡线条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文观象台,许多图案都对应着天上的星座,成为古代指导农耕的天文历书。不过这一观点后来受到挑战,一些天文学家通过电脑模拟认为大多数线条与天象变化并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