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朝诸侯表
周朝王者、諸侯世系表
帝 西帝秦昭王、東帝齊湣王,兩國互稱。 王 周、秦、楚、吳、越、韓、趙、魏、田齊、燕、中山、蜀、宋(宋王偃自封) 公 魯、宋 侯 晉、姜齊、陳、衛、蔡、唐 伯 鄭、曹、薛、杞、滑 子 莒、邾婁、滕、小邾婁、沈、頓、胡 男 許 《左傳》所提諸國名號:
晉侯、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許男、滑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楚子、蔡侯、頓子、沈子、徐人、越人、吳子、唐侯、秦子
《史記》所載諸國傳記:
周本紀、秦本紀
吳太伯世家 、齊太公世家 、魯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陳杞世家 、衛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家 、楚世家?越王句踐世家 、鄭世家?趙世家 、魏世家、韓世家、田敬仲完世家
周國世系表:〔姬姓〕
文王〔昌〕武王〔前1134-前1116〕〔發〕成王〔前1115-前1079〕〔誦〕康王〔前1078-前1053〕〔釗〕昭王〔前1052-前1002〕〔瑕〕穆王〔前1001-前947〕〔滿〕恭王〔前946-前935〕〔繄扈〕(伊扈)(共王)懿王〔前934-前910〕〔[難-隹@喜]〕(堅)孝王〔前909-前895〕〔辟方〕夷王〔前894-前879〕〔燮〕厲王〔前878-前842〕〔胡〕周共和〔前841-前828〕宣王〔前827-前782〕〔靜〕幽王〔前781-前771〕〔宮湦〕(宮生)平王〔前770-前720〕〔宜臼〕桓王〔前719-前697〕〔林〕莊王〔前696-前682〕〔佗〕釐王〔前681-前677〕〔胡齊〕(僖王)惠王〔前676-前652〕〔閬〕襄王〔前651-前619〕〔鄭〕頃王〔前618-前613〕〔壬臣〕匡王〔前612-前607〕〔班〕定王〔前606-前586〕〔瑜〕簡王〔前585-前572〕〔夷〕靈王〔前571-前545〕〔泄心〕景王〔前544-前521〕〔貴〕悼王〔前520-前520〕〔猛〕敬王〔前519-前476〕〔丐〕元王〔前475-前469〕〔仁〕(赤)貞王〔前468-前442〕〔介〕哀王〔前441-前441〕〔去疾〕思王〔前441-前441〕〔叔〕考王〔前440-前426〕〔嵬〕威烈王〔前425-前402〕〔午〕安王〔前401-前376〕〔驕〕烈王〔前375-前369〕〔喜〕顯王〔前368-前321〕〔扁〕慎靚王〔前320-前315〕〔定〕赧王〔前314-前256〕〔延〕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史記.周世家〉)〔東周〕〈史記.周世家〉: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前367年,周顯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於鞏,為東周惠公。前249年,秦滅周,時秦莊襄王在位。西周桓公〔前-前〕〔揭〕西周威公〔前-前〕〔〕西周惠公〔前-前〕〔〕→西周武公〔前-前〕〔〕→太子〔咎〕 →東周惠公〔前367-前〕〔班〕
吳國世系表:〔姬姓〕王壽夢〔前585-前561〕〔乘〕(襄十二)王諸樊〔前560-前548〕〔遏〕(謁)(襄二五)王餘祭〔前547-前544〕〔句餘〕(〈史記.吳太伯世家〉記餘祭卒於前531,與《左傳》之前544年不同,此處從《左傳》。)王餘眛〔前543-前527〕〔夷末〕(夷昧)(昭十五)王僚〔前526-前515〕〔州于〕王闔閭〔前514-前496〕〔光〕(定十四)王夫差〔前495-前473〕〔終纍〕成公七年(前584年),巫臣請使於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於晉,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寘其子狐庸焉,使為行人於吳。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前473年,越王句踐滅吳。
齊國世系表:〔姜齊〕〔姜姓〕厲公〔前824-前816〕〔無忌〕文公〔前815-前804〕〔赤〕成公〔前803-前795〕〔脫〕(說)莊公〔前794-前731〕〔購〕釐公〔前730-前698〕〔祿甫〕襄公〔前697-前686〕〔諸兒〕桓公〔前685-前643〕〔小白〕孝公〔前642-前633〕〔昭〕昭公〔前632-前613〕〔潘〕懿公〔前612-前609〕〔商人〕惠公〔前608-前599〕〔元〕頃公〔前598-前582〕〔無野〕靈公〔前581-前554〕〔環〕莊公〔前553-前548〕〔光〕景公〔前547-前490〕〔杵臼〕晏孺子〔前489-前489〕〔荼〕悼公〔前488-前485〕〔陽生〕簡公〔前484-前481〕〔壬〕平公〔前480-前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