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工概期末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工概期末整理

第一章 水体与水体自净 1. 水质指标: 浑浊度:指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颜色:真色和表色两种。其中真色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则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如果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则滤液在103-105下烘干后的残渣就是溶解固体量,也称“总可滤残渣;而滤渣经烘干后的质量就是悬浮固体量,也成作”总不可滤残渣”。挥发性性固体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在600),将水样中蒸发干燥后的固体灼烧而失去的质量,它可以约略代表水中的有机物含量的多少;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则称为固定性固体,代表无机物含量的多少。 比电导:指25℃时长1m、横截面积为1㎡水中的点电导值。 总含盐量和离子平衡:水中所含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量称为水的总含盐量。 碱度:指水接受质子的能力。 硬度:由于水中存在某些二价金属离子而产生的,它们能与肥皂作用生成沉淀和与水中某些阴离子化合生成水垢。 化学需氧量和耗氧量: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K2Cr2O7,KMn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其中重铬酸钾含氧量为化学需氧量-COD。 生物化学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样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称为BOD。 总有机碳和总氧量:将水样在900-950高温下燃烧,有机碳即氧化成CO2,量测所产生的CO2量,即可求出水样的总有机碳值。总氧量是指水样中的有机物在900高温下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的氧量。 2 水污染的定义 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3 水体自净——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的过程:物理过程-包括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过程。 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过程 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微生物的代谢分解及水生生物的吸附、吞食。 4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称为水环境容量。 5 氧垂曲线及氧垂点:简单定义-废水进入水体后,耗氧与复氧是同事进行的。将耗氧和复氧两条曲线叠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氧垂曲线。在废水排入口下游某点出出现耗氧与复氧速度相等的情况。这是,溶解氧的含量最低,称为最缺氧点(氧垂点)。 6 地表水分类(了解,大家自行看看课本的。)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粗大颗粒 去除方法:粗大颗粒物的去除方法多为借助物理作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如筛滤截留、重力沉降和离心分离。 选用设备:相应的处理设备有格栅、筛网、微滤机、沉砂池、离心机和旋流分离器。 沉砂池类型: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p71-74) 悬浮物、胶体 去除方法:沉淀(p76-104)、混凝(p104-113)、澄清(p113-117)、过滤(p117-129)、气浮(p129-135) 沉淀类型(4种) 沉淀类型 颗粒参数 下沉速度 产生阶段 自由沉降 不变,离散态 不受干扰 沉砂池初期 絮凝沉降 尺寸质量渐大 渐大 沉砂池中期,二沉初期 拥挤沉降 颗粒浓度,周围颗粒干扰,相对位置不变 界面沉降 二沉池后期 压缩沉降 颗粒浓度极高,颗粒挤压 沉速加上重力挤压 污泥浓缩池 a 自由沉降 对于低浓度的离散颗粒,如沙砾、铁屑等,沉降不受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 b 絮凝沉降 水越深,大颗粒追上小颗粒发生碰撞的几率极大; 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不仅取决于沉降速度,而且与深度有关。 c 拥挤沉降 当水中悬浮物质的浓度很高时,颗粒间隙相应减小,在沉降过程中会产生颗粒彼此干扰的拥挤沉淀现象。 沉速较快的颗粒下沉时所置换的液体的上涌也会对周围颗粒的下沉产生影响。 颗粒的实际沉降速度应是自由沉降时的沉速减去液体的上涌速度。 经过一段时间后,上层逐渐变清,而下层的颗粒浓度增高,使上涌速度加大,最终使全部颗粒以接近相同的沉速下沉,出现了一个清水和浑水的界面,此界面称为浑液面。沉降过程成了浑液面的等速下沉过程,即成层沉降。 d 压缩沉降(污泥浓缩) 先沉到底部的颗粒受到上部污泥的压力,颗粒间的孔隙水将因压力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形而被挤出,使污泥浓度增高。因此,污泥的浓缩过程也就是不断排除孔隙水的过程。压缩沉降常出现于各种污泥浓缩池和沉淀池积泥区内的污

文档评论(0)

jpzhlj11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