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理剂配比对污泥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变化的影响.doc
调理剂配比对污泥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变化的影响
摘要:选用锯末作为污泥调理剂,研究了不同配比的锯末对污泥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和锯末采用3.5∶1.0(m∶m,下同)和4.0∶1.0的比例达到的最高温度、高温持续时间以及降解挥发性固体含量(VS)要优于采用3.0∶1.0和5.0∶1.0的比例,而氮损失较为严重,分别达到了63.25%和53.05%。硝态氮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与铵态氮的含量变化相反;堆肥结束时各处理pH、EC和GI均符合无害化要求。考虑到辅料成本和氮损失两方面的因素,污泥和锯末堆肥过程中推荐采用4.0∶1.0的比例。
关键词:污泥;堆肥;调理剂配比;理化参数
中图分类号:S141.4;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3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8.00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污水处理量的大幅增加,污水厂的污泥产生量也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污泥二次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所面对的共同问题[1]。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和其他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2],堆肥后作为有机肥利用不仅可以有效消纳处理大量的剩余污泥,还可以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
由于污泥含水率较高(80%)、结构性差、通风供氧困难等原因,污泥自身很难升温发酵,需要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一般采用加入锯末、秸秆等调理剂的方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提高混合料的孔隙率[4,5],满足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求。调理剂在堆肥中主要起到调节物料C/N比、含水率、自由空域、孔隙性的作用,保证微生物发酵快速高效的进行[6]。合适的调理剂配比不但可以促进堆体升温,提高堆肥效率[7],还可以降低堆肥成本[8]和氨素的损失,从而提高堆肥产品质量[9,10]。因此,筛选合适的调理剂配比不但需要考虑促进污泥堆肥过程,保证堆肥成功,取得较好的堆肥效果,而且还要兼顾堆肥成本,尽量减少调理剂的用量,达到堆肥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本研究选用锯末作为堆肥调理剂,研究了不同配比条件下污泥堆肥过程中理化参数的动态变化, 以期为筛选出合理的调理剂配比,优化堆肥效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污泥源于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污泥含水率为79.81%,有机质含量为52.56%,总氮含量为2.05%。所选用的调理剂锯末来源于处理厂周边木料加工厂,其含水率为8.23%,有机碳含量为52.80%,总氮含量为0.40%。
试验设4个处理,按照污泥/锯末的质量比(m∶m,下同),处理1为3.0∶1.0,处理2为3.5∶1.0,处理3为4.0∶1.0,处理4为5.0∶1.0。各堆体物料初始含水率分别为62.10%、63.89%、65.13%和67.72%,初始C/N比值分别为23.47、22.31、22.23和21.26。
1.2 试验方法
将混合后待发酵物料堆积于发酵罐中,发酵罐呈立式圆柱状,堆体的体积约300 L,底部安装有小型罗茨风机和高效布气、曝气系统,顶部留有可以插温度、氧气探头和采样的孔隙。堆肥发酵过程采用自控系统温度反馈控制鼓风过程,采用温度探杆、氧气探杆自动监测发酵过程的温度和氧气相关数据。
物料分析方法如下[11,12]:采用烘干法测定含水率;采用灼烧法测定微生物活动降解挥发性固体(VS)含量;采用pH酸度计测定pH;采用电导率仪测定法测定电导率(EC);采用小白菜发芽试验法测定种子发芽指数(GI);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量;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硝态氮量;采用KC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测定铵态氮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污泥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的变化特征
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进行代谢,同时释放出热量,堆体温度发生改变,随之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与代谢活力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温度是堆肥系统微生物活性和有机质降解速度的反映,也是堆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5]。调理剂配比对堆体的温度和产品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合适的调理剂配比能够促进堆体升温并延长高温持续期[7]。由表2可知,处理1升温速率较高但达到的最高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均要低于处理2和处理3,处理4的升温速率、温度峰值和高温持续时间均最低。各处理均从0.1 d就开始升温,升温速率从处理1到处理4依次降低,分别为36.9、27.6、26.9和9.6 ℃/d;从处理1到处理4分别于第0.9、1.6、1.8和2.3 d,达到温度峰值,分别为65.6、69.1、67.5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宝宝学认识动物(附精美图片).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爱科学》教案设计.docx VIP
- 登革热防控指南.pptx VIP
- 04D201-3 室外变压器安装标准图集.pdf VIP
- 2023年大疆科技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年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x
- 研究生学术英语读写教程(于华)课后习题答案.pdf
- 6.1+友谊的真谛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江铃-江铃E400-产品使用说明书-E400豪华型-JX70021BEV-江铃E4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docx VIP
- 中医康复学答辩题库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