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瓜叶菊生产管理计划 生态农业10-1班 第一组 一、瓜叶菊档案 二、成本预估 三、销售计划 四、生产管理计划 3、花色:蓝、紫、红、粉、白,纯色或镶色 4、基本习性:性喜冷寒,不耐高温和霜冻;好肥,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5、栽培要求:适宜生长温度10~15℃(±5℃),阳光充足,适当干燥 6、用途:常用作花坛、苗圃、盆栽 7、花语:快活,快乐,合家欢喜,繁荣昌盛 二、成本预估 大棚折旧:7.2万元/间/年(不考虑通胀因素) 物质消耗: 能源消耗:电费、水费、供热费用 工资: 运输费用: 税金: 保险: 预留: 二、成本预估 三、生产计划 1、生产时间安排:瓜叶菊生产周期约为5~6个月,这里按照6个月作生产安排。 2、生产过程概要 (1)、基质准备。 (2)、苗床准备。 (3)、播种。 (4)、苗期管理。 (5)、移栽、定植。 (6)、上盆。 (7)、病虫害防治。 (1)、基质准备 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2:1:1比例配制1m3 (2)、苗床准备 (3)、播种、萌发 播种:采用1×1×0.1规格的八棱播种盘播种。 播种量:为1g每平方 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2:1:1比例配制1m3 播种后覆盖1mm厚度珍珠岩,雾化喷水灌溉至饱和,弱光萌发。 pH:6.3~6.5 EC:0.5~0.75mS/cm 温度:20~22℃ (4)、苗期管理 移栽、植株调整 为防止幼苗徒长,瓜叶菊长到到1~2片真叶时需要进行一次移栽:从播种盘中选择1.5~2片真叶的幼苗移栽到5X10穴盘中,移栽 6、栽培管理~上盆 1、 盆土采用20%腐叶土、70%优质园土、10%腐熟农家肥提前2个月堆制,上盆前6天用多菌灵拌入消毒后用膜覆盖;上盆前3天揭膜后将土摊开。 2、选用16--20厘米的盆上盆,上盆时原带土坨低于盆口1.5-2厘米,加土至离盆口1-1.2厘米,压紧并浇水。盆间距约10-15厘米,每个标准棚(180平方米)可放1200-1500盆左右。 3、上盆后的管理 ①追肥。现蕾前追施1%-3%浓度的氮肥;现蕾后以1%--3%浓度的复合肥为主。肥量以满盆口为宜,每7-10天追肥一次,开花后可适当少追肥,但不能断肥。施肥前应适当控水。 ②浇水。瓜叶菊需水量大,但不宜过多,一般以因干旱造成少量叶片开始萎蔫时浇水为宜,但因通风量过大或病虫害造成的萎蔫不宜浇水。 ③病虫害防治。瓜叶菊虫害主要有潜叶蝇,可用氧化乐果1500倍液防治。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及灰霉病,防治方法是:通风降湿,合理施肥,培养健壮植株,及时摘除病叶病株,并用达柯宁、速克灵等防治。 ④拉盆及转盆。瓜叶菊长到叶片相互接触时要及时拉盆,发现偏长的植株应转盆,以使植株生长一致。 ⑤盖棚。瓜叶菊生长最适温度为18-22℃,最高25℃,空气湿度80%。因此在霜期来临前必须将棚盖严。 ⑥揭膜通风。当棚内温度高于20℃时小通风,过半小时左右再大通风,如棚内温度不太高、湿度不太大时小通风即可。在棚内温度降到15℃时开始减少通风口,待温度降至12℃时完全关闭。阴雨天气则应在中午小通风半小时左右。瓜叶菊上盆至开花前温度要控制在18-22℃,开花后控制在13-15℃。 注:开花时切忌高温高湿,否则开花期将缩短。当瓜叶菊有少量花开时可上市销售,上市前适当加大通风,降低棚温,使瓜叶菊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7、栽培管理~花期调整 8、花卉预处理 9、病虫害防治 1.红蜘蛛红蜘蛛对瓜叶菊的危害始于3月份,此时温室内温度干燥。越冬后的雌成虫此时开始取食产卵,它们通常在叶背主脉周围为害。受害叶正面最初可见失绿的小白点,逐渐变红,叶背面出现丝网,被害叶片最终会脱落。最早预防应在冬季,保证瓜叶菊周边环境清洁,及时清除杂草落叶,检查盆土,消灭越冬虫源。 在虫害发生期,若瓜叶菊尚未现蕾开花,可用2000倍40%三氯杀螨醇乳剂或者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共喷2-3次,效果较佳;若瓜叶菊已现蕾开花,为避免花卉敏感,尽量不喷施农药。可采用叶面喷水冲洗或利用口香糖粘除虫外,亦可用一些天然植物如大蒜、大葱、花椒等捣烂水泡数天后的浸出液配合适量中性洗衣粉进行喷治。 2.蚜虫蚜虫体小,繁殖快,多群集在瓜叶菊的叶背及嫩茎吸取汁液为害。被害叶片变黄,向背面卷曲皱缩。一般冬季温暖、春季回暖早、雨水均匀的年份,在3月份开始为害。 由于蚜虫会以卵在瓜叶菊上越冬,所以在冬季检查株体后,结合使用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植株,消灭越冬虫卵。在蚜虫为害期喷洒40%氧化乐果1200倍-2000倍或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为避免花期药害,也可用植物性药剂如3%天然除虫菊酯、25%鱼藤精、40%硫酸烟精,均可稀释为1000倍-1500倍液。 3.毒蛾毒蛾对瓜叶菊的为害主要是幼虫,常被称为毒毛虫。初龄幼虫群集为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