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doc

高寒山区玉米新品种引种展示试验   摘要 在高寒山区贵州省威宁县引进24个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展示,结果表明:毕单17,产量水平较高,生育期适中,是贵州省特殊生态区审定通过的品种,现在是贵州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高山生态区组)的对照种,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地块推广使用。广玉88和保玉13,产量水平较高,生育期适中,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地块引种,待引种通过或贵州省审定通过后推广使用。珍禾2号,产量水平较高,生育期长,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100 m以下地块引种推广使用。广玉8号,建议引种推广使用。宣黄单4号,产量水平一般,生育期适中,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中下等肥力地块推广使用。宣黄单6号,产量水平一般,建议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地块引种推广使用。靖丰18,可在威宁县海拔2 200 m以下地块推广种植。其余品种,不推荐引种或推广使用。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引种;展示;高寒山区;贵州威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039-02   威宁县农业生产以种植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生产上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较多,产量参差不齐。许多品种已推广利用多年,暴露出许多缺陷,严重制约威宁县粮食产量的提高,引进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展示,从中筛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对提高威宁县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小海镇卯家村某农户的承包土地上进行,示范土地海拔2 183 m,土壤小黄泥灰泡土,肥力中等,前作玉米。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共24个,分别为毕单17、广玉8号、宣黄单7号、水玉102、靖丰18、宣黄单2号、云单14、旭友X、毕单15、丰源203、宣白单2号、宣黄单5号、宣黄单9号、宣黄单4号、宣黄单6号、广玉88、顺单7号、珍禾2号、昭丰0804、保玉13、西单13、昭丰0803、宣黄单10号、宣黄单13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4个处理,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采用大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5个双行,面积66.7m2。   1.4 试验过程   4月14日播种,4月28日移栽,种植密度5.7万株/hm2,采用育苗定向移栽加地膜覆盖种植,移栽时采用拉绳定行定株移栽,确保行株距均匀一致。移栽时用圈肥15 t/hm2、三元复合肥375 kg/hm2施用底肥1次,7月4日用尿素300 kg/hm2追肥1次。10月23日收获[1-3]。   1.5 调查方法   收获时每个品种(小区)收13.34 m2(76株)进行计产,并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推算各品种(小区)产量[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及植株性状比较   如表1所示,展示的24个品种,生育期在170~180 d之间。生育期最长的是珍禾2号,为180 d,生育期最短的是宣黄单5号和云单14,均为170 d。展示的24个品种,平均株高在190~288 cm之间,植株最高的是珍禾2号和宣黄单10号,均为288 cm;植株最矮的是毕单15,平均株高190 cm。展示的24个品种,平均穗位高在68~154 cm之间,穗位最高的是宣黄单2号,平均穗位高154 cm;穗位最低的是宣黄单6号,平均穗位高68 cm。   2.2 不同玉米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   如表2所示,展示的24个品种,穗长在15.3~20.5 cm之间,穗长最长的是云单14,平均穗长20.5 cm;穗长最短的是宣黄单10号,平均穗长15.3 cm。展示的24个品种,穗粗在4.0~5.5 cm之间,最粗的是靖丰18,平均穗粗5.5 cm;最细的是丰源203,平均穗粗4.0 cm。展示的24个品种,秃尖在0.4 ~1.6 cm之间,秃尖最长的是宣黄单13号,平均秃尖长 1.6 cm;秃尖最小的是丰源203,平均秃尖长0.4 cm;展示的24个品种,平均穗行数在11.2~17.0行之间,穗行数最多的是珍禾2号,平均穗行数17.0行;穗行数最少的是丰源203,平均穗行数11.2行。展示的24个品种,平均行粒数在31.2 ~40.7粒之间,行粒数最多的是云单14,平均行粒数40.7粒;行粒数最少的是宣黄单10号,平均行粒数31.2粒。展示的24个品种,百粒重在25.6~34.0 g之间,百粒重最重的是广玉8号,百粒重34.0 g;百粒重最轻的是毕单15,百粒重25.6 g。   2.3 不同玉米品种的小区产量比较   如表3所示,展示的24个品种,毕单17产量最高,广玉88产量位居第2位,保玉13产量位居第3位,珍禾2号的产量位居第4位,广玉8号产量位居第5位,其他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