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自驾陕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雁塔——自驾陕西

大雁塔:自驾陕西 玄奘铜像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初名“无漏寺”,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长孙皇后追荐冥福,扩修了寺院,改名“慈恩寺”。 唐代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东半部,约398亩,总共1897间,僧众300,为长安规模宏伟之佛教寺院之一。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正在弘福寺译经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公元1446年,才奠定了今日寺院的规模。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大慈恩寺寺门上,悬挂着江泽民题写的寺匾。   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东西对峙,东侧钟楼内也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据说,“雁塔晨钟”原物毁于战火,现在的“雁塔晨钟”重铸于公元l548年,重15吨,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 钟鼓楼前的高台上,是大慈恩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陀的尊称之一,是说释迦牟尼佛能降服一切烦恼和魔众。殿前香火兴旺,殿内正中供奉的是佛祖的法身像和迦叶、阿难两大弟子。东西两侧供奉有文殊、普贤菩萨像,两侧墙壁上则供奉着十八罗汉像。 十八罗汉是指十八位永驻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自元代以来,我国寺院的大雄宝殿中都供有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十六罗汉主要依据唐玄奘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而来,他们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这多出来的两位罗汉,各地不一:有的加上迦叶尊者、军徒钵叹尊者;西藏地区或加达摩多罗、布袋和尚,或加降龙、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大慈恩寺则加慈氏(弥勒)、大遍觉(玄奘谥号)二尊者。 大雄宝殿的背后,塑有佛祖降生图,门额上书:天人欢喜。传说,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身怀有孕,出游兰毗尼园中,手攀树枝,太子悉达多从其右腋下降生。太子降生即能行走,他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时有九条神龙飞至太子头顶,口吐香水,为太子洗浴,诸天护俱来守护。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象这样的雁塔题名碑在大雁塔景区有几十通。“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指的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以及武举在小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陕西乡试题名碑文还有:“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大雄宝殿北面,是两层高的法堂藏经楼,上层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是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法堂还陈列着玄奘供奉的佛座、玄奘负笈图等。 在大雄宝殿与藏经楼之间,东面建有伽蓝殿、甘露台、财神殿,西面则是先觉堂、示现殿、观音殿。 藏经楼后面,就是著名的大雁塔。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于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大慈恩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而玄奘自己编撰的《大唐西域记》中所述的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戒食肉,小乘不戒。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着落,甚为埋怨。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佛祖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着飞,到了这个僧人前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遂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归信大乘,不再吃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由来。玄奘在印度求法时,还专程前往参礼了这座有名的雁塔。 “雁塔”一词前加“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 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造的这座佛塔,原为五层,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40多年后逐渐毁坏。长安年间(701—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戚施钱重建,遂将大雁塔改建为七层宝塔,人称七级浮图,较前更加庄严雄伟。

文档评论(0)

bh1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