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都兰县东达脑东岔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青海省都兰县东达脑东岔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青海省都兰县东达脑东岔铅多金属矿区中下三叠统洪水川组板岩夹砂岩段(t1h2)是主要的赋矿岩性段。蚀变矿化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蚀变主要以碳酸盐化、硅化、高岭土化等为主。矿化蚀变处发育的断裂构造显示出华里西期及印支期侵入岩与矿化蚀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表明矿产的形成与岩体侵入时间相同,华里西期及印支期为矿区内主要成矿时期。
关键词:东达脑东岔 , 洪水川,构造,矿化蚀变
abstract: all the dong da county of qinghai province abram brain east bifurcation lead much metals mining area in lower triassic hongshuichuan group slate clip sandstone section (t1h2) is the main fu ore lithologic section. altered mineralization and close relations of the fracture structure, altered mainly carbonic acid salinization, chloride, kaolin change, etc. mineralized alt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acture structure shows li west period and print a period intrusive rocks and mineralized alteration in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consistency,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with rock intrusion in the same time, li west period and print a period for main ore-forming period within the mining area.
key words: the east of brain east bifurcation, hongshuichuan, structure, mineralized alteration
一、概况
矿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乡,地处布尔汗布达山南,南部靠近主脊,地势南高北低。通过年度工作,初步查明了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及侵入岩等地质构造特征。发现有pb、zn矿化线索,大致查明了破碎蚀变带分布特征及含矿性。圈定出铜矿化体1条、锌矿化体2条、铅矿化体2条。
二、地质特征
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组(c1hl)、下三叠统洪水川组(t1h)、上三叠统八宝山组(t3b)以及第四系(q)。
(1)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组(c1hl):主要出露于矿区东部,受区域断层构造控制,岩性主要为一套粉砂质板岩,该层总体展布方向为东西向。
粉砂质板岩:主要由浅灰绿色-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及灰绿色板岩组成。岩性呈浅灰绿色、灰绿色、灰色,变余粉砂质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由石英(25-30%)、长石(15-20%)、泥钙质及少量其他矿物组成。
(2)下三叠统洪水川组(t1h):区内岩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由一套火山岩和板岩夹砂岩组成,该组岩性在宏观上可分为两个岩性段,下岩段为火山岩(t1h1),上岩段为板岩夹砂岩(t1h2)。
①下岩段岩性主要有岩屑晶屑凝灰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等。
岩屑晶屑凝灰岩:岩性呈浅灰绿色、灰绿色,变余凝灰结构、凝灰结构、火山碎屑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由碎屑物和胶结物组成,其中碎屑物主要是以长石(15-20%)、石英(10-15%)为主的晶屑和中基性火山岩、花岗岩为等主的岩屑(20-30%)等组成。
安山岩:岩性呈灰绿色,斑状、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由斑晶(30-35%)和基质(60%±)组成,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及其他矿物,其中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状,角闪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基质以斜长石、绿泥石、石英等,其中斜长石呈微-隐晶;绿泥石呈微细片状,均匀分布;石英呈它形微细粒,星散分布。亦有少量的其他暗色矿物。
火山角砾岩:岩性呈灰绿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由火山角砾(60-70%)和胶结物(20-25%)组成。火山角砾主要由中基性火山岩、花岗岩等组成,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差,粒径一般2-100mm间。胶结物以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为主,胶结程度中等。
②上岩段岩性主要有粉砂质板岩、硅质板岩及变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