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学们好 时间:1938年 地点:慕尼黑 参加者: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协定名称:《慕尼黑协定》 协定内容: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协定影响:《慕尼黑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思考:波兰败亡原因 1、波军武器装备陈旧 2、战略战术落后 3、英法宣而不战,波军孤军奋战 讨论:西线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战争? 因为英法统治集团继续执行绥靖政策,企图和德国妥协求和,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以满足德国法西斯的贪欲,并企图“祸水东引”。 法国败亡教训: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当人类的和平受到威胁时,对于侵略行为我们一定不能姑息纵容。人类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制止战争,才能实现世界的真正和平与安宁。 西欧沦陷 德军地面部队在大批飞机支援下侵入丹麦 在英、法宣而不战的形势下,德国在7个月内做好西进准备。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开始在西线大举进攻。4月9日,德军仅4小时就占领丹麦、当晚占领挪威。实则,攻占北欧只是西进的序曲,但对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德军炮兵部队进入挪威 荷兰放倒大树阻碍德机械化部队 德装甲部队侵入比利时的佛兰德尔地区 侵占丹麦、挪威就保障了德对英、法作战的侧翼安全,并取得从海上进攻英国的前哨基地。挪威战争尚未结束,希特勒又命令向西线全面出击。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由于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15日荷兰军队投降,28日比利时投降。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 1869.3.18~1940.11.9 1937.5.28~1940.5.10英国首相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1874.11.30~1965.1.24 1940.5.10~1945.7.27英国首相 1951.10.26~1955.4.7英国首相 张伯伦下台 丘吉尔组阁 表明英国彻底抛弃绥靖政策 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海滩撤退的场面 德军在西线发起总攻,仅用10多天时间,便从比利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侵入法国,使马奇诺防线形同虚设。德军长驱数百千米,直逼英吉利海峡。到5月19日,7个德军装甲师离此仅50英里。英法盟军约40万人被逼退至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Dunkerque)海港附近。 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海滩丢弃的装备 英国紧急组织代号为“发动机计划”的营救行动。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撤军历时9天。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为希特勒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1940年6月14日德国攻占巴黎 凯旋门 法国傀儡政府签署投降书的福煦车厢 1940年6月5日,德军向法国腹地进攻,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14日德军占领巴黎,17日法国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战斗,21日~22日,法德举行停战谈判。 根据德方指定,谈判地点设在曾于1918年11月11日,斐迪南·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签署一战停战协定的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 6月22日下午6时50分,法国代表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福煦车厢作为战利品被德运到柏林。后在美英盟军轰炸柏林时炸毁(一说是希特勒在1945年4月,为免德战败会被法故伎重演,下令炸毁)。 6月23日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前留影 法国人民为法军溃败、达拉第被囚而哭泣 法国溃败投降原因 法国统治集团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军事思想落后,指挥失策。 主要原因 英国放弃反苏政策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 1938年4月,德国以民族纠纷问题为借口,对捷的苏台德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 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 乌利希·弗里德里希·威廉·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Ulrich Friedrich Wilhelm Joachim von Ribbentrop 1893.4.30~1946.10.16)。德意志第三帝国外交部长。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1890~1986),苏联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总理)(1930~1941)。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5三峡大学(修改版)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3.pdf VIP
- 视频脚本(解析版)-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pdf VIP
- 2019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度感染病科五年发展规划.docx
- 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2024年修订版).docx VIP
- 乐山市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答案.docx
- TCSUS04-2019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pdf VIP
- 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完整版.pdf VIP
- “规则的天空”:中国低空空域管理与安全体系演进趋势研究.pdf VIP
- 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