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大学建校史.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柏林大学建校史

柏林大学建校史 您当前位置:首页 外国教育 理论研讨 【字体:大 中 小】 【打 印】 【关 闭】 柏林大学建校史:1794~1810(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张斌贤 王晨 柏林洪堡大学教育学院 张乐 发布时间:2010-12-08 摘要:柏林大学的建立是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等积极因素,财政困难、行政掣肘等消极因素,以及君主意志、官员和学者意愿等不确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建立经历了反复起伏的过程,其最终建立的关键是洪堡所拥有的融合了历史感和自身前途的动机与卓越政治智慧及行政技巧的结合物。早于德国教育部成立七年的柏林大学的建立过程,是德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变进程中国家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行政范畴逐步确立的典型事例和先声,其中体现的大学思想及其建立后的发展与改革彰显了现代大学及其制度的基本涵义和普遍意义。   关键词:柏林大学,洪堡,现代大学制度,教育国家化 1810年10月6日,柏林大学迎来了前来注册的第一批6名学生,从此开始了这所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大学200年的兴衰起伏。这所在19世纪初普鲁士“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大背景下建立的大学,不仅在动荡的百年发展中实现了创办者的期望,还提升了普鲁士的高等教育事业,“继承了德国大学接受、产生新思想继而改变社会的传统”,推动了普鲁士的振兴与德意志的统一,广泛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众多大学建立与改革的样本。   本文力求在较为丰富的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学界关注不多的柏林大学纷繁曲折的建立过程进行考察,以期加深对这所大学的诞生过程及其历史意蕴的理解。 一   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相比,德意志的大学出现得比较晚。到14世纪后期才出现第一批德意志大学,其中布拉格大学建于1348年,维也纳大学建于1365年。由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世俗政府力量的壮大,德意志大学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海德堡大学(1385年)、科隆大学(1388年)、莱比锡大学(1409年)、弗赖堡大学(1460年)、巴塞尔大学(1460年)、耶拿大学(1556年)、哈勒大学(1694年)和哥廷根大学(1737年)等。到1789年,德国共有34所大学,约占全欧大学总数(143所)的24%。   18世纪后期开始,由于紧张的政治局势、频繁的军事争端与激烈的社会变革,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大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以普鲁士的大学为例,全国从西至东都出现学生人数下降、大学经费紧张的现象。“为数众多的德国大学(其中一些已破败不堪)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风暴”中停办了。从1789~1815年,全欧洲143所大学仅剩83所,德国34所大学中消失了18所。   在大学发展处于危机四伏的时期,普鲁士王国内部(特别是学术界)却一直酝酿在首都柏林兴办一所新的大学。第一篇书面公开阐述在首都建立大学的文档出自1794年《柏林月刊》(Berliner Monatss-chrift)刊登的文章。作为当时主要的启蒙刊物,《柏林月刊》的这篇文章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第一,在柏林建立大学的想法已日益成为启蒙思想学者思索和私下讨论的热点问题并渐渐进入开明政客的视野;第二,这一构想长期为当时的王室与政府所反对与漠视。   在当时的学者们看来,在柏林建立一个高等教育机构是很自然的。因为其他欧洲各国在首都建立大学已成为传统。此外,柏林具有建立一所优秀大学的良好基础,一方面,可以利用1700年柏林科学院成立前后不断建立的众多学术机构,统一整合各种科研机构;另一方面,柏林在18世纪末已因其浓厚的文化氛围而倍受称赞:“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艺术活动都能在柏林找到”,而“到1800年,柏林城内已经生活着1200多名知识分子”,众多科学家、医生、律师、艺术家的存在,使得柏林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大学的建立能更好满足这些知识分子学习与工作的需求。   普鲁士王室与政府对于在首都建立大学的构想则持漠视与反对态度。其根源来自于上层对政治形势的判断以及当时已显现的国家财政困难。长期以来,普鲁士当局虽然对启蒙思想持开放态度,启蒙思想在各种报刊、大小读书会、各色沙龙传播,但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始终对新思想与相应改革持警惕态度,担心过度的思想自由会导致国家根基的崩溃。因此,尽管在他执政期间普鲁士也通过颁布《普鲁士国家通用法》等举措施行过一系列教育改革,但同时也实行严厉的书报审查制度,极力限制言论自由。另一个更实际的原因在于,当时普鲁士已经出现了财政困难。由于多年穷兵黩武,到1797年11月16日驾崩时,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给继任者留下的是一个近乎破产的国家。   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继任后,普鲁士的教育改革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从1797年开始,当时的普鲁士内政部部长、主管教育工作的冯·马索夫(Julius von Ma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