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设工质仍为理想气体,且不考虑工质流量的变化。 实际简单循环的比功wn 三、影响实际简单循环性能的因素 温比?、压比? ;部件效率?C ?T 和?B ;压力损失; 工质的热力性质差异;工质流量变化; 机械损失?m 温比?、压比?的影响 温比?对实际循环性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效率的影响。 不断地提高燃气初温T3*以提高效率。 降低T1*也可提高温比,从而提高效率。但T1*一般就是大气温度, 人们不能控制。 在T3*相同的情况下,燃气轮机在冬季和寒冷地区使用时效率较高, 而在夏季和热带地区使用时效率较低。 但在相同?和?时实际比功值下降较多,且?较低时下降幅度大。 ?=2时实际比功已变为负的,故图上已无这条线。 最佳压比?wmax仍存在,只是具体的数值有所不同。 首先,实际循环热效率不仅与压比?有关,且与温比?有关。?越大热效率越高。 其次,一定的温比?下,存在效率最佳压比??max。 再次,在?与?相同时,实际循环热效率下降得较多,?越低时下降得越多。 实际简单循环的有用功系数: 与理想循环相比,变化相似。 主要不同: 在相同的压比和温比下其数值降低较多。 首先,?C和?T不仅使效率下降,而且改变了效率随压比?的变化趋势,出现了最佳压比??max。 其次,使实际循环热效率与温比有关。 由此可见,导致实际循环效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C和?T的影响。 鉴于wTwC,在?C和?T变化相对量相同时, ?T对循环比功的影响较大。 可见,提高透平效率?T对改善循环性能的影响,要比提高压气机效率?C的影响大。 式中 298—燃料低位发热值测量时基准温度,K; T2*、 cP —燃烧室进口空气温度K和比热容kJ/(kg?K) ; Tf 、cPf—燃料的温度K和比热容kJ/(kg?K) ; 液体燃料cPf ≈2 kJ/(kg?K) T3* 、cPg —燃烧室出口燃气温度K和比热容kJ/(kg?K)。 ? 其他因素的影响 5、工质流量的差别 透平进口的燃气流量与压气机进口的空气流量不一样。 通常qT /q 1 ,导致实际循环比功和效率下降。 透平叶片冷却对?e的影响 一般来说,叶片冷却效果好的T3*高,效率?e高。 但是要考虑冷却空气量增大对?e下降的影响。 改进透平叶片冷却技术,在提高冷却效果的同时,冷却空气量增加较少或很少。 六、机械损失 在燃气轮机中,还有轴承摩擦和传动辅机等机械损失,可用机械效率?m来表示。 we= wn ?m ?m一般可取为0.99。 机械损失使we和?e降低,因而在设计燃气轮机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这部分损失。 7、工质热力性质的差别 空气与燃气的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热力性质不同。 为使循环计算更准确,除需考虑焓值随温度的变化外,还应考虑工质不同的影响。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吴仲华燃气热力性质表来计算气体的热力性质。 工质热力性质的差别 粗略估算时: 过程分段,各段按平均温度计算cp和k。附录B 更为粗略的计算: 采用定值比热容和定值绝热指数计算。 空气:cp=1.005 kJ/(kg?K),k =1.4; 燃气:cpg=1.147 kJ/(kg?K),kg=1.333; 空气及燃气的气体常数:Rg=0.287 kJ/(kg?K)。 工质热力性质的差别 详细精确的计算: 宜查用详细的图表,目前国内广泛应用吴仲华“燃气热力性质表”。 在燃料品种差别较大时,也需要做出适当的修正,例如重油和天然气,具体见附录B相关内容。 采用计算机进行热力计算时: 将热力性质拟合成多项式表示更为合适。 对于空气的热力性质比热容cp、焓h和相对压比?0可以用温度T为变量的多项式: 3、燃烧效率?B的影响 一般0.96~0.99,多数达0.98左右,已达到很高水平。 ?B主要影响循环效率: 工质在燃烧室中达到要求的温升时,实际所需燃料量大于理论所需的量,故?B下降时?t降低。 ?B对循环比功的影响很小,基本无影响。 通过影响燃料流量qf,影响工质流量的差别,进而影响比功。但燃料流量一般仅占1%~2%。 ?B变化的相对量,就是它对效率?t 、?e影响的相对变化量。 4、压力损失的影响 压力损失由进气道流动阻力、燃烧室流阻和热阻、排气道的流动阻力引起的。 压力损失减小了透平膨胀比,使透平比功减少,导致循环比功和热效率下降较多。 ?T= ? ?↓ ,一般 ? = 0.96~0.90。 压力损失对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