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总论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影像学总论 医学影像学 常规X线诊断 (Conventional Radiology)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磁共振成像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超声成像 (Ultrasonography, US) 发射体层成像( SPECT, PET) 医学影像诊断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放射学发展成影像学,要求作出X线、超声、CT、MRI等图像的综合诊断。这些检查是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的,而不是用一种代替另一种或各自孤立诊断。 影像学目的 了解成像技术基本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 掌握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辨别正常和异常表现, 了解异常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 了解不同成像技术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以便正确选用 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的发现 1895 德国物理学家WC. Roentgen X线的产生 真空管内高速行进成束的电子流轰击钨靶 X线的本质和特性 本质:电磁波(0.0006~50nm) 穿透性: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 摄影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放射防护和治疗的基础 X线成像基本条件 X线有足够的穿透力 被穿透的组织器官必须存在对比(密度和厚度差异) 显像 自然对比 不同人体组织结构存在的不同密度差别,称之为自然对比 高密度:骨化、钙化 中等密度:软组织、液体 低密度:脂肪、气体 人工对比 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人为的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X线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 荧光透视(Fluoroscopy) X线摄影 (Radiography) 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 (Tomography) 软线检查,常用于乳腺摄影(Mammography) 造影检查 消化道造影、血管造影、胆道造影、泌尿系造影、脊髓造影等 透视特点 优点: 操作方便,费用低 可改变患者体位多方向观察 可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 缺点: 影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差 缺乏客观记录 X线摄影 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好; 可保留较长时间; 为前后重叠的影像 体层摄影原理 利用X线球管与胶片在曝光过程中取相反方向移动,使所选的体层平面上的影像显示清楚,而其上下部位的影像均因在X线胶片上移动而模糊或不显影 体层摄影的作用 用以明确平片难于显示、重叠较多和处于较深部位的病变,了解病变内部结构有无破坏、空洞或钙化,边缘是否锐利以及病变的确切部位和范围等。 造影检查 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 对比剂分类 高密度造影剂: 钡剂-硫酸钡混悬液 碘剂-泛影葡胺 ,碘苯六醇、碘普罗胺等 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对比剂引入方式 直接引入 口服法:食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 灌注法:支气管造影、钡灌肠 穿刺注入法:脊髓造影、关节造影 间接引入法 排泄性: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有无用对比剂禁忌症; 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 应有抢救过敏反应的准备和能力; 严重反应(包括周围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惊厥、喉头水肿和哮喘发作等)应立即终止造影并进行抗休克、抗过敏和对症治疗。 过敏试验阴性,仍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X线分析与诊断 应结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正确诊断。熟练掌握正常解剖,是判断病变X线表现的基础。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胸部 骨、关节 胃肠道 其他 放射防护 距离防护:X线曝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屏蔽防护:用铅作为屏蔽吸收不必要的X线 * 不同密度组织(厚度相同)与X线成像的关系 不同厚度组织(密度相同)与X线成像的关系 *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