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子仪器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生物医学仪器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一、设计原则 1.信号因素:考虑所获取的生物电信号的大小和相位及其幅频响应和相位响应。 2.环境因素:应考虑其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所提出的技术要求。 3.医学因素:考虑仪器与人体之间的作用方式,要求设计成创伤性的,还是设计成无创伤性的。 4.经济因素:考虑仪器的价格、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兼容性,提高经济效益。 5.时代因素:尽量使用时代的先进技术。 仪器设计时必须做的几项工作 1、寻找设计灵感(ideas) 2、对设计灵感进行可行性分析 3、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4、进行生产、市场可行性分析 5、制定产品标准 6、样机研制及产品质量检测 7、动物及临床试验 8、医疗仪器新产品的审批和注册 医学仪器设计步骤 * * * * * * * * * * * * * 6. 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噪比定义: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比 考察医学仪器信噪比的指标常用内部噪声电压Uni(设外部噪声为零) 常用对数形式来表示: 其中,Uni为输入端短路时的内部噪声电压;Uno为输出端噪声电压;AU为电压增益。 一、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 7. 零点漂移(zero drift) 仪器的输入量在恒定不变(或无输入信号)时,输出量偏离原来起始值而上、下飘动、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造成零点漂移的原因: 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变化 滞后现象 冲击 振动 不希望的对外力的敏感性,制造上的误差等 一、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 8. 共模抑制比(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衡量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为共模抑制比,用下式表示: 差模增益 共模增益 共模抑制比(CMRR)是衡量诸如心电、脑电、肌电等生物电放大器对共模干扰抑制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共模抑制比主要由电路的对称性决定,也是克服温度漂移的重要因素。 一、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特性 二、医学仪器的特殊性 被作用对象(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仪器的特殊性 1.噪声特性 2.个体差异与系统性 3.生理机能的自然性 4.接触界面的多样性 5.操作与安全性 (一)噪声特性 从人体拾取的生物信号不仅幅度微小,而且频率也低。必须尽量采取各种抑制措施,使噪声影响减至最小。一般来说,限制噪声比放大信号更有意义。 (二)个体差异与系统性 人体个体差异相当大,用医学仪器作检测时,应从适应人体的差异性出发,要有相应的测量手段。 人体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测定人体某部分的机能状态时,必须考虑与之相关因素的影响。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消除相互影响,保持人体的系统性相对稳定。 (三)生理机能的自然性 在检测时,应防止仪器(探头)因接触而造成被测对象生理机能的变化。因为只有保证人体机能处于自然状态下,所测得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准确的。 (四)接触界面的多样性 为了能测得人体的生物信息、必须使传感器(或电极)与被测对象间有一个合适的、接触良好的接触界面。 (五)操作与安全性 在医学仪器的临床应用中,操作者为医生或医辅人员,因此要求医学仪器的操作必须简单、方便、适用和可靠。 另外,医学仪器的检测对象是人体,应确保电气安全、辐射安全、热安全和机械安全,使得操作者和受检者均处于绝对安全的条件下。 三、典型医学参数 表1-1 典型医学和生理学参数 典型参数 幅度范围 频率范围 使用电极类型 心电(ECG) 0.01~5mV 0.05~100Hz 表面电极 脑电(EEG) 2~200μV 0.1~100Hz 帽状、表面或针状电极 肌电(EMG) 0.02~5mV 5~2000Hz 表面电极 胃电(EGG) 0.01~1mV DC~1Hz 表面电极 心音(PCG) 0.05~2000Hz 心音传感器 血流(主动脉) 1~300mL/s DC~20Hz 电磁超声血流计 输出量 4~25L/min DC~20Hz 染料稀释法 心阻抗 15~500Ω DC~60Hz 表面电极、针电极 体温 32~40℃ DC~0.1Hz 温度传感器 第四节: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 一 模型:是对相应的真实对象和真实关系中那些有用的和令人感兴趣的特性的抽象,是对系统某些本质方面的描述,它以各种可用的形式提供被研究系统的描述信息。 1 代表性 2 简化性 3 有效性 二 建模:建立一个在某一特定方面与真实系统具有相似性的系统,真实系统成为原型,而这种相似性的系统就成为该原型系统的模型。 对于生理系统,原型一般为真实的活体系统,而模型则为与这些活体系统在某些方面相似的系统。 生理系统建模的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系统的行为及规律,为生物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