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nron案谈公司治理与防弊之道(p 8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Enron案谈公司治理与防弊之道(p 85)

大綱 大綱 安隆能源公司 (Enron) 安隆舞弊手法 安達信 (Andersen) 會計師事務所 安隆公司是安達信全美國第二大簽證客戶 安隆公司全年度審計公費 2,500 萬美元 安隆公司全年度非審計公費 2,700 萬美元 安隆公司許多高階主管曾任職於安達信 安隆公司簽證會計師 David Duncan 在獲悉美國證管會著手調查安隆事件次日,下令銷毀相關查核文件 安隆案造成 89 年歷史的安達信倒閉及 28,000 員工失業 大綱 財務報表不實表達 導因於錯誤 導因於舞弊 錯誤 非因故意而導致財務報表不實表達 包括金額誤列、漏列或疏於揭露 例如: 取得或處理資料時所發生之錯誤 因疏忽或誤解現況所產生錯誤之會計估計 誤用會計原則,包括衡量、認列、分類、表達或揭露 舞弊 管理階層、治理單位或員工中之一人或一人以上,故意使用欺騙等方法以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之行為 依舞弊者區分為: 管理舞弊:管理階層或治理單位成員 員工舞弊:員工 舞弊所造成之損失 根據 2006年 美國舞弊稽核協會調查,過去兩年1100件舞弊案件中,造成 100 萬美元以上損失的案件數高達 24.4 % 。 舞弊所造成之損失 舞弊所造成之損失 舞弊所造成之損失 舞弊所造成之損失 美國:約佔組織每年營收之 6%,按其國內生產毛額估算,2004年可達6,600億美元 遭受舞弊事件之組織型態 非公開發行公司:41.8% 公開發行公司:30.3% 財務報表故意不實表達 財務報表故意不實表達之型態有二: 財務報導舞弊 挪用資產 1.財務報導舞弊 在財務報表上故意不實表達,以欺騙財務報表使用者之行為 可能方式包括: 偽造或竄改會計紀錄或相關文件 故意作不實之聲明或故意漏列交易、事件或其他重要資訊 故意誤用與評價、分類、表達或揭露有關之會計原則 管理階層踰越控制之舞弊 財務報導舞弊通常涉及管理階層踰越某些表面上看似有效運作之內部控制 踰越控制通常藉由下列方法: 記錄虛偽之交易(特別於資產負債表日前發生者)以操縱營運結果或達成其他目的 不當調整假設或改變會計估計之判斷 漏列、提早或延後記錄已發生之交易或事件 隱匿對財務報表金額有影響之事實 從事可導致財務狀況或績效不實表達之複雜交易 變更重大及不尋常交易之相關紀錄或條件 2.挪用資產 挪用資產通常涉及員工或管理階層偷竊企業資產 挪用資產方式可能包括: 侵佔收到之款項 偷竊實體資產或智慧財產權 使企業就未取得之商品或服務支付款項 未經適當核准將企業資產作為個人使用 造成舞弊之因素 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於 SAS No. 99 指出發生財務報表重大誤述舞弊之三大條件及其風險因子,摘列如下: 財務報導舞弊風險因子 (1/3) 誘因或壓力 企業財務穩定性或獲利能力受經濟、產業或其營運狀況之重大影響 管理階層為滿足第三人之要求或預期,而存有過度之壓力 企業管理階層或治理單位之個人財務狀況,可能受企業財務績效之重大影響 管理階層或一般員工為達企業訂定之財務目標,而存有過度壓力 財務報導舞弊風險因子 (2/3) 機會 產業之性質或企業之營運情況 管理階層之監督無效 組織結構複雜或不穩定 內部控制組成要素有缺失 財務報導舞弊風險因子 (3/3) 態度或行為合理化 管理階層傳遞不當之企業價值觀或道德標準 非經管財務之管理階層過度參與或過度關注會計政策之選擇或重大估計之決定 企業、高階主管或治理單位人員違反法令規章 管理階層對股價或獲利趨勢之維持或提高過度關心 管理階層對外承諾能達成過度樂觀或不切實際之預測 管理階層未即時改進已知之重大內部控制缺失 管理階層為稅負考量而以不當方式降低盈餘 所有權與經營權未分離之企業,其管理階層公私不分 股權集中於少數人之企業,其主要股東間存有爭執 管理階層屢次利用重大性之判斷,試圖為不適當之會計處理作解釋 管理階層與現任或前任會計師間關係緊張 挪用資產舞弊風險因子 (1/4) 誘因或壓力 經管現金或其他易被挪用資產之管理階層或員工,可能因個人債務壓力而挪用資產 經管現金或其他易被挪用資產之管理階層或員工,如與企業間存有對立關係,可能使其有動機挪用資產。產生對立關係之可能原因包括: 已知或預期未來將有裁員計劃 最近或預期對薪資報酬或福利計劃有所改變 晉升、報酬或其他獎勵與預期不一致 挪用資產舞弊風險因子 (2/4) 機會 持有或經管下列資產: 大量現金 體積小、價值高或需求大之存貨 容易變現之資產,如無記名債券、鑽石或電腦晶片 體積小、具市場性或難以明確辨認所有權之固定資產 挪用資產舞弊風險因子 (3/4) 機會 對資產之內部控制不足,例如: 職能分工不當或獨立驗證不足 對高階主管支出之監管不足 管理階層對負責資產管理之員工監督不足 聘用經管易被挪用資產之員工時,未作適當審查 資產之紀錄不全,或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