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生命哲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莊子的生命哲學

莊子哲學 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李開濟撰 《莊子》的特點 《莊子》一書共33篇︰ 內7篇,外15篇,雜11篇。 特質: 1.充滿智慧的反思。 2.對於儒家提出評論。 莊子其人 與楚威王、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大約西元前370-270之間。 楚威王曾派遣使者以厚幣禮請他, 但不就。 《莊子》內容結構 內容廣泛,包括︰ 宇宙論、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 探討大自然中的天人關係和各種動物的現象,堪稱為自然哲學。 內有養生修行之道,故成為道家基本經典。 人間世—1.心齋 顏回︰「敢問心齋。」 仲尼曰︰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耳止於聽,心止於符。」 氣也者, 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4.櫟樹 匠石至齊---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弟子曰︰ 「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 何邪?」 曰︰ 「已矣,散木也。 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滿,以為柱則蠹。 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 「---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苴梨橘柚, 果瓜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 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則也。故不終期天年 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 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 有此大也邪? 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5.神人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 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 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僤傍者斬之。 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 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 與豚之亢鼻者, 與人有痔病者 不可以適河。 此皆巫祝已知之矣, 所以為不祥者。 此乃神人為大祥也。 8.無用之用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可用之用, 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德充符—形骸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 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 則廢然而返。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吾與夫子遊十九年矣, 而未嘗知吾兀者也。 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 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 不亦過乎? 至樂—二.生死 察其始而本無生, 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 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 雜乎芒芴之間, 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 形變而有生, 今又變而之死。 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4.髑髏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問之曰︰ 「夫子貧生失理而為此乎? 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 乎? 將子有不善之行, 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 「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 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語卒,援髑髏,枕而臥, 夜半,髑髏見夢曰︰ 「子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人之累也。死則無此矣。 子欲聞死之說乎?」 死後的享受 「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 亦無四時之事。 縱然以天地為春秋, 雖南面王樂, 不能過也。」 山木—1.材與不材之間 弟子問︰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 「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 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遊則不然,無譽無 毀、一龍一蛇,與時俱化------ 物物而不物於物, 則胡可得而累邪?」 田子方—5.論儒士 儒者冠圓冠者知天時, 履方履者知地形。 綬珮玦者事至而斷, 虛有其表 君子有其道者 未必為其服也, 為其服者 未必知其道也。 外物—4.發冢 儒以詩禮發冢。 大儒臚傳曰︰ 「東方作矣,事之若何?」 小儒曰︰ 「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詩》固有之曰︰ 『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佈施,死何含 珠為?』 接其鬢,壓其鐬,而以今錐控其頤, 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 說劍 天子之劍匡諸侯,天下服。 諸侯之劍四封之內無不賓服。 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但命絕矣無用於國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 而好庶人之劍, 臣竊為大王薄之。 漁父—1.八疵 非其事而事之,謂之傯。 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 希意道言謂之諂。 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 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析交離親謂之賊。 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匿。 不擇善否,兩容頰適, 偷拔其所欲,謂之險。 2.慎守其真 真悲,無聲而哀。 真怒,未發而威。 真親,未笑而和。 真在內者,神動於外, 是所以貴真也。 生命短暫 《莊子》「知北遊」中提到 :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 而已。」 戰國時期民不聊生,莊子看見道路上有曝屍、枯骨、髑髏頭, 死亡是人類必然的宿命,無法逃避。 驚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