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新品种新单38株型性状研究.doc
玉米新品种新单38株型性状研究
摘要:对新单38株型相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单38的株高、穗位高和雄穗长度均高于对照郑单958,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叶向值极显著大于郑单958,其株型更紧凑。亲本之间相比,新4白改(新单38母本)的叶夹角显著小于郑58(郑单958母本),说明其株型相对紧凑;新6/敦系3(新单38父本)的雄穗分枝数显著多于昌7-2(郑单958父本),说明其雄穗更发达,更有利于制种。测产结果显示,新单38单产比对照郑单958高8.4%,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玉米;新单38;株型;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029-02
通过选择理想株型品种来提高玉米单产是育种者选育新品种的常用方法[1]。玉米株型育种包含了玉米生理生态育种的各个方面,株型性状的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产量的获得[2]。玉米株型育种研究一直是育种者工作的热点。新单38是2013年河南省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对其株型各相关性状进行研究可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新单38(新4白改×新6/敦系3)由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以郑单958(郑58×昌7-2)为对照。
1.2方法
试验于2013年在本院试验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个材料种植4行,行长4 m,行距60 cm,株距25 cm。管理同常规大田。
选代表性植株5株,于授粉后10天,测定株高、穗位高、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叶夹角、叶面积共8个株型相关性状[3]。分别记载棒三叶的叶夹角(leaf angle,LA)、高点长(叶基至最高点距离,LF)、叶长(leaf length,LL)、叶宽(leaf width,LW)。叶向值(leaf orientation value,LOV)=ε(90-θ)×(LF/LL)/n,其中n表示测定叶片数,θ代表叶夹角的度数。以棒三叶平均叶夹角、叶向值、叶长、叶宽代表全株叶夹角、叶向值、叶长和叶宽[4]。
叶面积计算参照胡小平等的方法[5]。成熟后,收获小区中间两行进行测产。
1.3数据分析
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对新单38及其亲本8个株型相关性状和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新单38的株高、雄穗长度、叶向值和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分别高11.6%、13.3%、13.9%和8.4%;穗位高显著高于对照(3.1%);新单38的第三节间茎粗、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和叶面积4个性状,与对照郑单958相比,无显著差异。
亲本自交系间相比,除第三节间茎粗和叶面积外,自交系间的其余株型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新单38双亲的株高和穗位高均低于昌7-2,高于郑58,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新单38母本新4白改的雄穗长度极显著低于其余自交系;新单38父本新6/敦系3的雄穗分枝数显著多于昌7-2;与郑单958母本郑58相比,新单38母本新4白改的叶夹角显著小于对照(23.7%)。
3结论与讨论
叶向值是表示叶片与茎秆夹角大小及叶片在空间下垂程度的综合指标,其值越大,表明叶片上冲性越强,株型紧凑;值越小,则表示叶片下垂程度越大,株型越平展[6]。新单38的叶向值极显著大于对照郑单958,说明新单38株型更紧凑。
对新单38及其亲本8个株型相关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新单38的株高、雄穗长度极显著高于郑单958,穗位高显著高于郑单958。从亲本来看,新单38母本新4白改的叶夹角显著小于郑58,说明其母本的株型相对紧凑。新单38父本新6/敦系3的雄穗分枝数显著多于昌7-2,说明其父本的雄穗更发达,更有利于制种。
参考文献:
[1]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等.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玉米科学,2008,16(3):47-50.
[2]张旭,王占森,谢虹,等.玉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种子,2010,29(2):52-55.
[3]黄磊玉,吴广霞,王玉梅,等.黄早四及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J].玉米科学,2011,19(1):27-30.
[4]赵文明.玉米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5]胡小平,薛永祥.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快速测定[J].玉米科学,1993,1(3):77-78.
[6]Pepper G E,Pearce R B,Mock J J.Leaf orientation and yield of maize[J].Crop Science,1977,17:883-886.(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