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蜡烛(一课时)
3 蜡 烛
● 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文中重点字词。 2、会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 课前预习:
(1)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加拼音。
颤巍巍 ( ) 瓦砾 ( ) 拂晓( ) 匍匐 ( )
迫击炮( ) 地窖 ( ) 鞠躬( ) 腋窝( )
精疲力竭 (2)背景资料介绍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学完成下列问题
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多媒体展示图片)
小组内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古今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关于蜡烛的诗句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借蜡烛写离别。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揭示目标:同上
三、自学指导一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小组内选两位同学复述,其他人做补充。8分钟后代表展示。
提示:可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串联。
1、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段。
2、自由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四、自学指导二
速读课文,深入思考下列问题,10分钟后小组代表展示。
1、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3 、这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4 、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自己在知识上、思想上的收获。 学生小结:
教师总结: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 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六、拓展延伸
1、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
2、展示搜集有关战争的古诗词、成语。
● 课后练习: 1、基础训练:A、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迫击炮( ) 间歇( ) 瓦砾( ) 地窖( )颤巍巍( )
匍匐( )( ) 腋窝( ) 闪烁( ) 鞠躬( )( )
B、你一定能正确解释下列词语!
①精疲力竭:
②永垂不朽:
2、能力提高
你能否正确回答语段后的问题?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