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劳法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公共管理学院 王美蓉 wmr@ 推荐参考书 1《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前沿问题》郑尚元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劳动法的比较与反思》 谢增毅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劳动关系比较研究》(德)鲁道夫·特劳普-梅茨,张俊华 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4《劳动法》常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与案例精解》王桦宇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董保华,华东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总干事 华东政法学院劳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 常凯????人大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 直接参与《集体合同规定》和《集体合同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起草或修改的讨论《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 changkai@ 郑功成?人大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中华慈善总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理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届咨询委员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保险委员会立法顾问 教育部首届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zhenggongcheng@ 电话:0086-1-座机电话号码?? 杨燕绥 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劳动争议处理国际协会副主席(国际劳工组织注册机构) 国家教育部人事司咨询顾问 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世界银行、亚洲 开发银行、国际劳工组织项目专家,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北京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 医疗保险分会常务理事等。 中国-加拿大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社会保障 企业年金、医疗保险和员工福利等 。 王全兴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环境和资源法研究会理事 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 法律出版社特约编审。 贾俊玲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经济法博导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同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参考网站 劳动法苑 中国劳动法律网 中国劳动争议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劳工开物-劳工学术网 /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 / 上篇 劳动法 第一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劳动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四章 劳动合同 第五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第六章 工资 第七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八章 劳动争议 第一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劳动立法的发展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立法 国际劳工公约 小节 第一节 劳动法的产生 第二节 劳动法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国际劳工立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产生 一、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劳动法产生的过程 三、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四、初期劳动法的特点 一、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劳动法产生的过程 三、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四、初期劳动法的特点 第二节 劳动法的发展 一、自由竞争阶段( 19世纪后半期) 新西兰1894最低工资法 德国1891《德意志帝国工业法》 法国1874《劳动保护法》 英国1901《工厂及作业场法》 英国1908《煤炭业限制法》 二、垄断阶段( 20世纪) 德国 英美法 一、20世纪前 二、20世纪后 第三节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建国以后的劳动立法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阶段 三、现阶段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成就 第四节 国际劳工立法 创立国际劳工组织的目的 人道的目的 政治目的 经济目的 国际劳工组织三个具开创意义的法律文件: 1919年-国际劳工宪章-(组织章程、9项原则的宣言) 成为各国制订协同化的劳动法的标准 1944年-费城宣言 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成为社会发展框架的作用 1998年-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 强调了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作为社会公正发动机的特殊作用,以期保证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能转化为平等、社会进步并消除贫困的现象 复习思考题 简述劳动法的产生过程。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试述初期劳动法的特点。 当代劳动立法的趋势是什么?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