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2016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传染病概述 肠道传染病是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WHO的资料报道,亚、非、拉地区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肠道传染病死亡者约500万以上,发病约7.5-10亿人次。 我国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概况 以20世纪90年代后的最近10余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数来分析,肠道传染病每年都名列榜首。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媒介等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季节性:具有明显季节性,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8月间 我国常规报告和管理的肠道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霍乱 乙类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痢疾 丙类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由微生物引起的腹泻) 霍乱 概述 病原体:霍乱弧菌O1群、O139群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水、食物、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也存在 病原学 霍乱弧菌H抗原相同,而O抗原不同。分群 O1群霍乱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无致病性,不产生肠毒素; 非O1群霍乱弧菌∶从O1—O200型以上,92年新发现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可产生肠毒素,列为国际检疫的病原。 病原学 霍乱弧菌有三个生物型,均列为国际检疫的病原: 古典生物型 埃尔托生物型 新发现的O139型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属兼性厌氧菌 霍乱弧菌可以产生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内毒素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7日 临床经过分三期: 泻吐期:无痛性腹泻,大便始为黄稀便,迅速成为米泔水 脱水期:严重吐泻引起水电解质丧失,出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 恢复期:脱水纠正后,吐泻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温回升 实验室检查 便常规:稀水样便,无脓血,可见少许红白细胞 粪便检查: 大便悬滴动力、动力试验、制动试验 涂片染色:霍乱弧菌可呈革兰阴性且呈鱼网状排列 细菌学检查: 细菌培养: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霍乱弧菌 腹泻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霍乱弧菌 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 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流行病学史WS289—2008 : 生活在霍乱流行区、或5天内到过霍乱流行区或发病前5天内有饮用生水或进食海产品或其他不洁食物和饮料史 与霍乱患者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 诊断标准WS289—2008 腹泻是指1d排便3次或以上且具有粪便性状改变的一种临床症状。 带菌者是指无霍乱临床表现,但符合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者。 诊断标准WS289—2008 疑似病例 1、具备3.1.2(与霍乱患者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加3.2.1(轻型病例:无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常无发热和里急后重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胀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 2、具备3.2.1加3.3.3(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者; 3、具备3.2.1加3.3.4(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者; 诊断标准WS289—2008 疑似病例 4、具备3.2.3(中毒型病例:为一较罕见类型(干性霍乱),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加3.3.3者; 5、具备3.2.3加3.3.4者; 6、具备3.2.2(中、重型病例: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排肠肌)等休克表现)者。 诊断标准WS289—2008 临床诊断 1、具备3.2(1、轻型病例2.中、重型病例3.中毒型病例。)中的任一项并同时具备3.3.2(在腹泻病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者; 2、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暴露人群中具备3.2中的任一项者。 诊断标准WS289—2008 确诊病例 1、凡具备3.2中的任一项并同时具备3.3.1(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者; 2、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d内有腹泻症状者 治疗 一般治疗:按甲类传染病隔离。症状消失后,隔日行便培养,连续两次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7日阴性,胆汁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 按照病人呕吐情况给流质饮食或禁食 补液: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 补钾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