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措施 2
第一节 主要施工方案 2
第二节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3
第三节 边坡防护监测及基坑排水措施 17
第四节 承台、地梁土方开挖 19
第五节 水泥石渣砖胎模、垫层施工 23
第六节 钢结构工程施工 25
第七节 地下室结构工程 31
第八节 主体结构施工 47
第九节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79
第十节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91
第十一节 防水工程施工 94
第十二节 工程防裂抗渗漏施工技术措施 99
第十三节 后浇带及施工缝施工措施 106
第十四节 回填土施工 109
第十五节 装饰工程施工 112
第十六节 砌体工程施工 119
第十七节 楼地面工程 121
第十八节 门窗工程 124
第十九节 屋面工程 128
第九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主要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本工程层数多、高度大,结构和电梯等设备安装对竖向投点精度高,地下室施工阶段采用外控法,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并分段校核。并对建筑物做沉降观测。
2、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钢骨柱采用工厂制作,现场吊装和焊接,制定详细的专项方案以确保工期。
3、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划分四个施工段,进行流水作业。
4、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主楼框架柱采用清水砼钢模体系,我公司在中铁建大厦超高层项目中已成功运用该项技术,具体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完成。
电梯井采用筒模,主要由塔吊进行垂直运输。
5、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主楼采用爬架,附楼、裙房采用分段悬挑脚手架。
9、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构施工砼均采用预拌商品砼,泵送浇筑。塔吊协助浇筑梁柱节点区砼。
10、防水施工方案:从原材料、施工、验收、细部构造等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做到无渗漏。
11、工程防裂抗渗漏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周密施工方案,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第二节 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金中环商务大厦由三层地下室,地上部分由6层裙房、50层主楼和18层附楼组成。由于本工程体量大、工期紧、施工场地狭小,测量工作必须与其它施工作业配合好。为确保整个工程优质、高效地施工,精心制定以下施测、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方案。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1、整体控制局部。
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3、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
二、测量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造型、地理环境等因素,在地下室施工阶段采用外控法。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选取外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网→经纬仪照准控制点,施测控制轴线→各层楼面细部放线→校核。
在±0.000以上主体施工阶段采用内控法来控制整个建筑物的垂直度。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选取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网→仪器安平→垂直轴线的引伸→各层楼面放线→分段投测→校核。
三、仪器及测量人员的配备
1、测量仪器的选用
根据对精度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特点,选择下列仪器:
2、测量人员的配备
组建以2名测量技师和2名测量工组成的测量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测量。垂直轴线控制网的建立阶段3人,垂直轴线的引伸阶段3人,其中仪器操作1人,楼面投点1人,现场记录、内业整理1人,楼面的平面轴线放线阶段2~3
序号 主要仪器名称及型号 精度 数量 1 全站仪(GTS-311) 测角精度 测距精度 1 ±2″ ±(2+2ppm×D)mm 2 激光垂准仪(苏光、DZJ2) 1/45000 1 3 激光经纬仪(苏光、J2-JDA) ±2″ 2 4 自动安平水准仪(苏光、DZS3-1) S2 2 其它工具:钢尺(50m、Tajima防水、防锈)、塔尺、卷尺、线坠、墨线盒等。
四、基坑外控点位的复核
首先根据总平面图和甲方提供的施工现场的基准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两测回的测角、测距,联测的数据精度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后,即将其作为本工程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和起算数据。
进场后,将利用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对外控点位进行逐一复核 如下图所示 。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施工测量坐标系中,计算出各桩位点的坐标。
2.选取两城市控制网点N1、N2,其坐标已知。把N2点作为测站点,N1点作为后视点。把全站仪架在N2点上,把两台棱镜分别架在后视点N1和位于场地中心的支点Z1上。
3.对全站仪进行对中和整平,设置好仪器参数。
4.进入坐标测量模式,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目标高。
5.进入方位角设置状态,输入后视点坐标。精确照准后视点棱镜中心,仪器根据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将自动完成后视方向方位角的设置。
6.精确照准支点Z1处的棱镜。测量完成后,可显示出支点Z1的坐标以及至支点Z1的距离、垂直角和水平角等。
7.把Z1点作为测站点,N2点作为后视点,任一桩位点作为目标点,全站仪就可自动计算出其坐标。
五、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