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现在,我们开始讲授中国审美文化史的第二段,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这部分一共有五章,即简史本教材的第五章到第九章。
第五章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第六章 东汉时代的“崇实”趣尚
第七章 魏晋之际的“自我超越”
第八章 东晋南朝的“心灵感荡”
第九章 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
这五章大致涉及的五个历史阶段,一是秦与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三是三国至西晋时期,四是东晋至南朝宋、齐时期,五是南朝梁陈和北朝后期。这五章准备分三次讲(第五章,第六七章,第八九章)。今天讲第五章。
第五章: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
㈠解题:
所谓秦汉之际,指的是从秦代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
为什么把这两个时期放在一起?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大一统”,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时的趋势就是要合,把分散的列国合成一个大帝国。中间虽经历了秦汉异代,楚汉之争,但最终仍归于一统。秦,完成了“并天下”,汉,实现了“大一统”。
大一统,并不只意味着中央集权,还意味着疆域的广大,文化的合流,人口的众多,国势的强盛,这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所以,这时的审美文化精神也是向外的,扩张的,大气的,总之就是以大为美。于是,呈现出的便是大美气象。
注意,这个“大美”不同于上一讲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那个“大美”更应该称“真之美”,天工的作品,就是大自然,就是天然。这里所谓“大美气象”,说的是人工所创造的以大为美的作品以及内里所蕴含的高远张大的精神和情怀。
这样,所谓“大美”,具体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表象层面上说,它表现为审美文化活动或“作品”的场面之大、规模之巨、力度之强、数量之众、造像之高、形势之伟、地域之阔、物色之繁,以及节奏之铿锵、动作之奔放、色彩之强烈、音声之亢扬、语辞之华丽、描述之铺张、气魄之恢弘、情势之雄壮等等,都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显然,这是一种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大美”。二是从意蕴层面说,那种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大美”,又内在地凝结着秦汉时代特有的审美文化意识和理想,彰显着那个时代人们渴望向外开拓、探问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的高远情怀。
总之,这个时期的乐舞、造像、文章等等,都扩张、夸张得让人震惊。那么,这一章,记住一个字:“大”。
㈡基本脉络
这一章简史分为四节。分别从乐舞、造像、文学、审美理念四个方面集中讲一个“大”字。这样,本次选讲不再是讲其中的一节,或一节中的一个内容,而是综合讲一个题目,所以这里的脉络梳理只概要地讲一下分节情况和解释一下各节的题目。
第一节 “乐舞寖盛”: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
这部分主要讲秦汉时代的伎乐歌舞文化。“乐舞寖(qìn逐渐)盛”一语,源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一句话:“自汉以后,乐舞寖盛”。这就是说,乐舞从汉代开始逐渐繁盛起来。先秦时代每个时期都会涉及到乐舞,但到了汉代,要突出的是一个“盛”字,盛大、刚劲,有力度。
第二节 “究竟雄大”:以“大”为“美”的文化造像
这部分所谈的文化造像,主要指的是诸如都城、宫苑、陵墓、雕刻、塑像之类具有实用功能的空间审美造像。 “究竟雄大”一语出自鲁迅,他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坟·看镜有感》 这里是借用“究竟雄大”来形容秦汉之际的文化造像。雄大,雄厚壮观。
第三节 “闳侈钜衍”:将“广大之言”推向极致的大赋
这一节讲审美文化中的文学,讲西汉文学中的汉大赋。说到汉大赋,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等。《汉书·扬雄传》在提到扬雄的赋作时指出:“雄以为赋者……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闳,宏大;侈(chì),夸大,过分;钜,巨的异体字,就是巨大;衍,满而溢,盛多。多出的字就称衍文。文字过多。颜师古在这段下面作注曰:“言专为广大之言。”实际上,将“广大之言”推向极致的,不只是扬雄的赋,也是整个汉大赋的特点,而汉赋中的汉大赋恰恰盛行于西汉,的确代表了这个时期的话语表达方式和审美气象。
第四节 “覆天载地”:以“大丈夫”为范型的人格美思想
这部分是以《淮南子》为代表谈秦汉之际的美学思想,审美文化中的理论形态。突出了其中的人格美理想。
能够“覆天载地”的只有道家的“道”。《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不过,《淮南子》将这种“无不为”植入到了人格理想中,崇尚“大丈夫”。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重在人格操守;《淮南子》这里的“大丈夫”则是事功型的,实践型的,强调有所作为,即缘道以建功,像道那样无为而无不为。
㈢选讲。大、多、全:“大一统”与秦汉之际的大美景观
这里所谓大美景观,其界定在于:其一,指的是人为创造出的、展示出的景观,而不是庄子所谓“天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