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02.doc

【物理】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02.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02

雨竹林高考 福建省三明市市区三校2010届高三联考试卷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不符合是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发现了库仑定律 B.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安培引入了场的概念 C.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A.B.C.D.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现象造成的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倍,则“高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A.倍 B. 倍 C. 倍 D.倍 5.如右图,电灯的电阻为2Ω,电池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线圈匝数足够多,其直流电阻为3Ω。先合上电键K,稳定后突然断开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立即熄灭 B.电灯立即先变暗再熄灭 C.电灯会比原来亮一下再熄灭,且电灯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同 D.电灯会比原来亮一下再熄灭,且电灯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反 6.如图为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质点的质量为2kg,在前4s内向东运动,由图线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8s内始终向东运动 B. 质点在8s内所受的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在8s内合外力对质点做的功为200J D. 质点在8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7.如下图所示,图(1)为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图(2)为横波中x=2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8.图为一头大一头小导体周围等势面和电场线(带有箭头为电场线)示意图,已知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之差相等,则A.a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C.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c点沿虚线移到e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D. 13.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o,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sin53°=0.8,cos53°=0.6)( ) A.细线烧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 B.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C.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D.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 14. 电吉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一种乐器。如图所示为电吉它的拾音器的原理图,在金属弦的下方置有一个连接到放大器的螺线管。一条形磁铁固定在管内,当拨动金属弦后,螺线管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经一系列转化后可将电信号转为声信号。若由于金属弦的振动,螺线管内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对应感应电流的变化为( ) 第Ⅱ卷15.(2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S6 - S1)等于(S2 - S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16.(8分)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相距L= 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A、B时的速 ⑴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及小车分别A、B时的速vA、vB;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的操作。 ⑵表测得的组数据,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 ,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次数 F(N) (m) a(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4 2.62 4.65 4.84 5 3.00 5.49 5.72 ⑶由表,在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⑷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