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VIP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巉岩(chán) 症结(zhēng)长歌当哭(dàng) 弄巧成拙(zhuō) B.弭谤(mǐ)? 搠倒(suò)? 流觞曲水(shāng)岿然不动(kuī) C.戏谑(xuè)? 熟稔(rěn)? 装模作样(mó)?? 怏怏(yāng)不乐 D.桌帏(wéi)? 木讷(nà)?? 一傅众咻(xiū)??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箭镞??? 激扬文字??? 苇编三绝??? 多行不义必自毙 B.爆涨??? 令人心仪??? 面黄饥瘦??? 画虎不成反类犬 C.博弈??? 不测之渊??? 大笔如椽??? 识时务者为俊杰 ?D.斩获??? 集液成裘? ? 云销雨霁?? 解铃还须系铃人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何文化遗产在文化诞生之初都体现出人们对艺术、文明的蓄意追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B.本届亚运会上,大学城体育场馆片区云集了大大小小21个可以进行世界级比赛的竞赛场馆,其中新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以其独特的外观面目一新。 C.由处罚地王到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全国楼市风声鹤唳,但一路狂飙的国内房价仍没有喘息的意愿,同比涨幅仍创21个月新高。 D.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是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许多学生没头没脑,学习时不加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称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B.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中国广州市市长在亚运圣火传递活动即将举行之际接受记者专访,希望代表和平、友谊和进步的亚运圣火能传递人类共同的梦想促进亚洲各国的友谊。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 ??????? ,??????????? 。?????????? ,???????????? ,????????? 。? 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 B. ③①⑥④⑤②? C. ④③①⑥②⑤? D. ③⑤⑥②④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

文档评论(0)

ah8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