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水利水电010班-.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水利水电010班-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某河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学 院 名 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水利水电工程2010班 学生姓名 123 学 号 2455239 指 导 教 师 123 填表时间: 2014 年 3 月 4 日 设计(论文) 题目 某河流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实际 科研项目 实验室建设 理论研究 其它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该河流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1]它对地形和地质条件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抗滑稳定性、抗渗稳定性,并且施工方便、造价省、工期短、运行安全、抗震性好,因而其作为坝型选择具有很大的优势。? 1. 国外面板堆石坝的发展过程: (1)1850-1940年为抛填堆石坝阶段,坝体采用木面板、钢面板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采用抛投法堆筑,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都很大,施工期和施工后沉降可达到坝高的7%左右。坝造高了,沉降量加大,混凝土面板开裂,导致大量渗水,因此当时堆石坝最高造到100m,是美国的盐泉坝,它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 (2)1940-19653)1965[2]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到2008年,世界上坝高在30m以上的CFRD,已建成308座(如不计1966年前建成的抛填式坝,则为275座),在建64座,其中坝高150m以上的有26座,大多数150m以上的高坝是在2000年以后修建的且以中南美洲及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为最多。[3] 2. 中国面板堆石坝的研究发展: 我国现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建设始于1985年,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4]到2009年我国坝高20m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已建成约170座,在建、拟建各约40座,总数约260座,我国面板堆石坝相应坝高、库容及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统计分析高度100m以下的中坝最多,大中型水库为主,中小型电站居多。我国已建,在建及拟建面板堆石坝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建坝10座以上的有浙江,湖北,云南,新疆,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约占总数的70%以上,其中浙江最多,约43座。[5] 3. 国内外面板堆石坝的创新发展: (1)结构性裂缝的防治措施 尽可能扩大主堆石区范围,将主堆石及下游堆石的界线设置成自坝轴线向下游倾斜,其坡度最好达到1:0.5等;对于主堆石区及下游堆石区是同一料源和同一岩性材料的一些大坝,将这两区合成一区,采用同一建筑标准。[6] (2) 大坝防渗处理的发展 面板接缝止水是大坝防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相对薄弱的的环节.在Cethana坝的建设中,采用了具有两道止水(中部橡胶止水带和底部铜止水)的周边缝止水结构。鉴于Alto Anchicaya坝(140m)周边止水带发生了撕裂,Foz do Areia坝(160m)采用了三道止水并获得了成功,即底部铜止水,中部PVC止水带和顶部玛低脂止水,由此奠定了现代面板坝止水结构的基础。此后,由于工程中和室内模型试验均发现玛低脂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流入接缝,补救止水带或铜止水可能的缺陷并发挥止水作用,同时鉴于无粘性土在渗漏自愈方面的作用,Aguamilpa坝(187m)在周边缝止水结构中首次采用了无粘性土填料的接缝止水结构,该结构也被天生桥一级面板坝(178m)所采用。 (3)软岩筑坝的发展 随着坝高的增长,硬岩已不能完全满足大坝填筑量的需要,通过掺用软岩或者单独采用软岩,大大地扩大了料源范围,增大了开采料的利用率。 (4) 冬季填筑碾压 过薄层填筑、禁止冻块上坝、垫层料兼顾排水性和稳定性等措施,冬季也可以施工。 (5)软岩堆石料筑坝技术发展 软岩筑坝技术进步主要是:①设置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区,竖向排水尽量靠近上游,使软岩堆石区处于非饱和状态,有足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②重视坝体分区的变形协调,提高软岩堆石区的压实标准,使软岩堆石区的变形与其他各区的变形比较协调;③研究软岩堆石料的压实特性和变形特性,针对不同岩性的软岩堆石料采取相应的压实施工参数和施工方法;④顶部面板最小厚度增加至40cm、减小底部止水凸起肋条高度、增设抗挤压钢筋等面板抗挤压破坏措施。[7] (6)渗流安全设计创新 无论趾板建在基岩上的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由趾板—面板—防浪墙及接缝止水组成),还是趾板建在覆盖层上的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由混凝土防渗墙—连接板—趾板—面板—防浪墙及接

文档评论(0)

ikangym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