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石头工作总结
贵州省遵义县大石头铝土矿
工作总结
中国铝业遵义氧化铝有限公司
1 绪 论
中国铝业遵义氧化铝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首次取得《贵州省遵义县大石头铝土矿》区探矿权(证号- T52120090802032507,有效期2009年8月4日至2011年8月3日,勘查单位: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三总队)。委托我队开展地质普查工作。经过初步普查,认为工作区具有找矿前景,由于普查工作未结束,故申请了该区普查延续。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颁证(证号- T52120090802032507,有效期2011年8月4日至2013年8月3日,面积:1.72Km2,勘查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
为此,我队技术人员在前期工作成果上,编制了《贵州省遵义县大石头铝土矿普查实施方案》,经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评审通过。
我队组织实施。先后派出地质工程师银代刚、助工谢环宇、湛波,水、工、环工程师秦万能组成的普查组开展地质普查工作。
现基本按普查实施方案工作已结束,达到预期目的。为基本查明工作区铝土矿地质特征,拟对该区进行详查地质工作,故业主委托我队申办探矿权延续。根据相关规定,须提交经评审的普查地质报告。因此,业主委托我队根据普查地质工作成果,编制《贵州省遵义县大石头铝土矿普查报告》。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1.1勘查区位置、交通
贵州省遵义县大石头铝土矿位于遵义县224°方位,直距约9公里处,隶属三合镇新站村。矿山有简易公路与210国道相接,交通方便矿山至中铝公司运距约30千米(见交通位置图:插图1-1)。地理坐标: 东经:106°45′15″~106°46′13″,北纬:27°28′00″~27
°28′45″。
贵州省遵义县大石头铝土矿区拐点坐标 点号 北京(54)坐标 西安(80)坐标 东经 北纬 东经 北纬 1 106.4530 27.2845 106.4527233 27 2 106.4530 27.2815 106.4527233 27 3 106.4515 27.2815 106.4512233 27 4 106.4515 27.2800 106.4512233 27 5 106.4613 27.2800 106.4610234 27 6 106.4613 27.2820 106.4610234 27 7 106.4608 27.2820 106.4605234 27 8 106.4608 27.2845 106.4605234 27 2 矿区地质
2.1地层、岩性
工作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各时代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1、第四系(Q):
分布于地形平缓的坡谷及地势低洼处。为残坡积层。由砾、砾砂、粘土等组成,厚度0~10米。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
2、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P2q+m)
分布于矿区北西部,呈北东向展布。其岩性如下:
下部:为灰黑色、深灰色中厚层状~厚层状瘤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燧石条带和炭质页岩,富含沥青质及星散状黄铁矿,厚度15~25米。
中部:深灰色、灰黑色厚层块状生物碎屑灰岩,含黑色燧石结核,缝合线结构发育,方解石脉发育,方解石多以团块状产出为主,次为细脉状。厚100~140米。
上部: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顶部夹黑色薄层硅质岩及中厚层燧石条带灰岩。厚50~70米。与下伏地层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呈假整合接触。
3、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
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在矿区北部并延伸至图幅外。该层以粘土岩为主,夹铝土矿、黄铁矿和赤铁矿的含矿岩系。可分下部粘土岩段和上部铝质岩段。
下部铁质粘土岩段:由紫红色、紫色、灰色中厚层状含铁质或铁质粘土岩组成。局部见铁绿泥石岩,矿区南部边界部位见灰绿色绿泥石岩3.50米。由南向北该段颜色逐渐变为灰色、紫色、紫红色含黄铁矿、赤铁矿结核。含铁粘土岩,由南向北厚度由小变大。该层厚度5~25米。
上部铝质岩段:以灰色、灰白色、紫红色、褐黄色厚层至块状、碎屑状、半土状、土状铝土矿,夹薄层至中厚层铝土岩及含铁粘土岩,厚3.0~25米。
含矿岩系厚度随下伏岩溶面的起伏变化,古岩溶凸起部位厚度变薄,凹下部位厚度变大,矿体规模及质量与含矿岩系厚度变化成正变关系,上部铝质岩段厚度>5米有矿体赋存的可能性大。
与下伏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呈假整合接触。
4、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2-3ls)
分布在矿区东部。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