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

带下病(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主要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改变,并根据此而辨别寒热虚实。 一、诊断 (一)中医诊断:带下病 1、脾虚 证候: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断,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2、肾虚 肾阳虚:证候: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肾阴虚:证候:带下赤白,质稠粘无臭,阴部灼热,头昏目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艰尿黄,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3、湿热(毒) (1)湿热: 症候: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具备两项可诊断。 (2)热毒: 症候: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带下量多,如脓样有臭味,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渴,头昏晕,午后尤甚,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 (二)西医诊断 参照郑怀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妇产科学第三版 1、急性盆腔炎 (1)症状:恶寒发热,甚则寒战高热。下腹部疼痛,拒按。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质稠,有秽臭。有腹膜炎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尿道受累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直肠壁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 (2)体征: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心率快,腹胀,下腹有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后穹窿有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水肿,剧痛明显,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度受限。 (3)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升高。 ②病原体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找到致病的病原体。如败血症、菌血症时,血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③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④后穹窿穿刺:子宫直肠窝积脓时,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液,经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2、慢性盆腔炎 (1)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月经失调、白带增多、不孕等。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2)体征: 盆腔检查:子宫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可触及输卵管增粗,呈条索装,有轻度压痛。 二、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1、脾虚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剂:完带汤 药物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2、肾虚 ①肾阳虚 治法:温肾培元,固色止带 方剂:内补丸 药物组成: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桑螵俏、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茸 ②肾阴虚 治法: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方剂:知柏地黄汤加芡实、金樱子,补肾固涩止带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山茱萸、怀山药、熟地黄、泽泻、茯苓、丹皮、芡实、金樱子 3、湿热(毒) ①湿热 治法:清利湿热 方剂:止带方 药物组成: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②热毒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白花蛇舌草、葛根白皮、白术 药物组成:蒲公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金银花 其他疗法: (1)中药灌肠疗法:选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止痛的红藤汤灌肠:红藤、败酱草、公英各30克、桃仁15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方中红藤、败酱草、公英清热解毒利湿,红花、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此方妊娠及阴道出血量多时禁用)。操作时①将上药浓煎至300ml,分2次备用;②治疗前嘱患者排便后进行,患者取侧卧位,将上药150ml加热放入灌肠桶内,缓慢滴入,一日2次,早晚治疗;③治疗完嘱患者抬高臀部,卧床休息半小时,腹部热敷效果更佳,7天为一疗程。应用此方时应注意:①本方基础方,临床应用时可随证辨证加减;②灌肠药液温度不宜太热,以35—37度为宜,以免损伤直肠粘膜。亦可选用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如大黄、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苦参等,浓煎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可连续应用,月经期暂停。 (2)中药外用 蛇床子散外洗:蛇床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各15g,煎汤趁热先熏后坐浴,1次/日,10次为一疗程,若阴痒溃破者去川椒。 (三)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治疗,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在化验结果未出来前,一般为二联用药或三联用药。 2.手术治疗:盆腔包块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即选用手术治疗。 四、疗效评估 1、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