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口县

交口县 交口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吕梁市南端,东接孝义、灵石、南连隰县、汾西,西靠石楼,北界中阳。总面积1258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2004年)。 交口县于1971年组建,因县址驻交口镇而得名。交口县种植小麦、玉米、谷子、薯类、豆类等,尤宜种植土豆、小麻子和核桃。 交口县地下矿藏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 、铁、铝矾土、尼龙灰岩、石膏、陶瓷粘土等,其中煤、铁、铝的储量最大。境内林草覆盖率达 56%。为中国沙棘八大产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汾洲核桃,金香小米的主产区。历史沿革 交口县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为晋属蒲地,晋文公重耳曾封于蒲,即在交口县境内。[1]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依蒲地设立蒲子县,属河东郡。 魏改属平阳郡。[1] 晋永嘉元年(307年),刘渊迁都蒲子城,建立政权。国号为“汉”。永嘉三年(309年)依蒲子城设大昌郡,不久废县。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设岭东县,属吐京郡。太平真君二十一年(460年)岭东县改为新城县,仍为吐京郡属县。[1] 隋代,废新城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设温泉县和高唐县,属北温州。贞观元年(627年),高唐县并入隰州。不久,温泉县改属隰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温泉县改属石州。[1] 五代、宋、金未变。 元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废温泉县,其境域分别改属于孝义县、灵石县和隰州。从此,经明清两代至民国年间,其境域的归属基本上保持不变。[1] 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双池镇西庄村设立灵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原灵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组为灵西县民主政府。[1] 新中国建立后,今交口县境内的孝义县辖区属于汾阳专区,灵石县辖区属于榆次专区,隰县辖区属于临汾专区。[1] 197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交口县,因县址驻交口镇而得名,由孝义县划出大麦郊、温泉和坛索3个人民公社,由灵石县划出双池和回龙2个人民公社,由隰县划出交口、石口、川口和康城4个人民公社,属于新成立的交口县。县城选定在交口人民公社境内的水头村南,县名遂称为交口县。[1] 2行政区划交口县辖4镇3乡1个社区管委会,95个行政村 ??交口县行政区划 ,381个自然村。 4镇:水头镇、康城镇、双池镇、桃红坡镇。 3乡:石口乡、回龙乡、温泉乡。[2] 吕梁地区辖县。位于省境中部西偏南,吕梁山中段东侧。面积1258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辖4镇5乡。县政府驻交口镇(今为城关镇)。(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1997年左右资料)[3] 城关镇 县政府驻地。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境西部。209国道过境。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水头、后峪、广武庄、交口、塔上、后水头、卫家崖、安头、腰庄、上庄、铁金、赵村、樊家庄13个行政村。[3] 康城镇 1958年建康城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0千米。霍桃公路过境。面积192.4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康城、支付、丁家沟、下仙、南故乡、上村、杨家沟、田家洼、炭腰足、南庄、尚家沟11个行政村。[3] 双池镇 1958年建双池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52千米。霍桃公路过境。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双池、阳坡、枣林、南窊、长史庄、蔡家沟、讲理、石口、西罗、梁家沟、神堂庄、沟西、云乾、西庄、官桑园、侯家渠、蟠龙庄、苇沟、高家墕、李家坡、店则沟21个行政村。[3] 桃红坡镇 1958年建桃红坡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千米。孝午公路过境。面积229.7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大麦郊、高庙山、西交子、阳冶、桑后峪、客驼、北村、下家庄、西宋庄、和左、赵圪垛、东岭、横罗、栾子头、石圪塔、吉子沟、子巷、王家庄、岭南、桃红坡、张村、侯家坪22个行政村。[3] 石口乡 1958年建石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千米。孝午公路过境。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石口、龙神殿、桥上、山神峪、岭后、蒲依、丁家墕7个行政村。古迹有明建千佛洞。[3] 川口乡 1958年建川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4千米。龙康公路过境。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川口、下蒿城、贺家庄、孔家庄、陈家峪、阳村堡、庄上、王家庄、岔口、郭家岭、下村、张家川12个行政村。[3] 回龙乡 1958年建回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0千米。霍桃公路过境。面积112.1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回龙、均庄、王润、营塘、窑上、茶坊、山头、陶上、田庄、田家山、刘外、张家岭、桃花、韩家沟、枣洼15个行政村。 温泉乡 1958年建温泉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4千米。窑西公路过境。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