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说明022(新)
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1. 设计依据
1.1 关于委托开展天河北路-侨怡苑人行过街设施等十座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工程设计的函 市政园林函[2007]1456号
1.2 关于对申请三元里大道-棠溪村路口人行过街设施规划设计条件的复函 穗规函[2007] 9695号
1.3 关于三元里大道-棠溪村路口人行过街设施规划方案审查意见的复函 穗规函[2007] 10878号
1.4 关于三元里大道-棠溪村路口人行过街设施规划方案审查意见的复函 穗规函[2008] 3552号
2. 对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方案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2.1 补充新建过街天桥处三元里大道的公交站点以及现状过街设置。
2.2 根据现状及远期道路规划,调整布跨。
2.3 根据地铁规划线路,布置天桥桥位。
2.4 做好地形修测与管线摸查工作,确保天桥布置不与其冲突。
3. 工程概况
本天桥位于三元里大道棠溪村路口位置,由于三元里大道南北交通繁忙,城市主干道, 车行道宽38.4米,双向六车道,车行道两侧分别为5米和8米宽人行道。由于棠溪村为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口相当稠密,人横向过街需求大,现状平面交叉口供行人过街设施不能满足现状需求,需要设置行人过街交通设施,由于三元里大道交通十分繁忙,而地面过街行人很多,为了保证行人的过街需求和安全、以及行车顺畅,此处需要设置人行天桥。
天桥上方为既有机场高速路高架桥,因此在考虑天桥下方行车净空不小于5米的规范要求外,还要考虑桥上人行净空满足规范要求。考虑到采用钢结构可以降低结构高度,使结构的高度、宽度、跨度有良好的三维比例,天桥造型轻巧美观。为减少天桥施工对三元里大道地面交通的干扰,为文明、快速施工创造条件,经过对环境特征、景观需要、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天桥主桥推荐采用预制钢箱梁结构形式。
本人行天桥平面呈工字型,主桥跨度为26+25米,主桥宽4.7米(含两侧各0.6米花槽),人行道净宽3.2米,桥两端均为双边梯道,楼梯宽3.5米(含两侧各0.5米花槽),人行道净宽2.2米。
4. 工程内容
主要工程内容:现浇桩、柱及砼梯道,制作和架设主桥钢箱梁,钢结构涂装,安装桥面结构,设置花槽,绿化种植。
二、工程地质概况
1. 自然地理条件
场地位于交通繁忙的三元里大道,地貌属剥蚀残丘地貌。场区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9.50~11.00m。mm,年平均风速1.9m/s。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地层岩性
(Q4ml )、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残积土层(Qel);基岩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按其成因类型及岩性,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呈褐黄色、灰褐色,结构疏松,主要由粘性土或中砂组成,杂填土层中含约15%硬质物。该层普遍分布于场区,其顶面均为混凝土路面,该层平均厚度2.30m。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
②粉质粘土:褐色,褐黄色,浅灰色,少量棕红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该层广泛连续分布于场地,位于人工填土层之下。
3、残积层(Qel)
③1可塑粉质粘土:暗紫红色,灰黄色,可塑,为砂岩或泥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
③2硬塑亚粘土:暗紫红色,灰黄色,硬塑,为砂岩或泥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
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岩性组合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暗紫红色,局部灰色,青灰色,褐黄色。泥质及粉砂质结构,中厚层~厚层状。胶结物主要为泥质。揭露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可划分为以下三带。
④1强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带中风化不均匀,夹中风化碎块状~块状,中风化岩块质硬,而且分布不甚均匀,钻进中有响声及跳钻剧烈等现象。
④2中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扁柱状,短柱状为主,少量柱状或长柱状,岩质一般较硬,锤击声稍脆易碎,带中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具风干易龟裂现象。
④3微风化带: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扁柱状及块状。岩质较硬,锤击声脆,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具风干易龟裂现象。
(二)地质构造
场区地质构造属新市向斜,其地层由三叠系大冶群(T1d)、二叠系大隆组(P2d)、龙潭组(P2L)、文笔山组(P1W)组成,地层呈NNE走向,向斜两冀,倾角约50°;向斜轴部位于棠溪——新市一线。
新市向斜两冀顺走向断层,基本对称,同时伴生有横断裂。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控制场区的主要断裂为新市走向断裂。
新市走向断裂:呈NNE走向,倾向西,倾角30~70 o不等,为正断层。
(三)地下水
场区地貌属剥蚀残丘地貌。总体地势低平,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迳流排泄区。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人工填土层分布广,厚度较大,结构疏松,含上层滞水。但含水量不大,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上层滞水主要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