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技能
2013技能
一、口腔基本技术(口腔基本操作技能(3题33分30分钟) )
1、龈上洁治术
医嘱,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这个一定要问出,要说出来,并且可以根据这些按你自己的思想多说几句,没人怪你啰嗦,考官都看在眼里,他心里已经默默的在为你打高分了,其实这都是你期待的,所以要勇敢的说出来)
①基本范围为一区段不多于三颗牙
②医患体位3分戴护目镜,洗手带手套 头肘齐平,右前,左中右后
②器械选择握持及支点
前牙大弯形的镰形器[1#4#]锄形洁治器[7#8#9#] 后牙镰形器(牛角)[5#6#]
选择2分合适的器械镰型的是近远中,锄型,唇舌面大块牙石
握持:改良式握笔法3分
支点:中指或无名指与中指紧贴作支点2分
口内支点尽量靠近治疗区1.5分
支点稳固、不得用力时失去支点1.5分
④操作方式45-90度之间,最好是80度
牙刃关系:洁治操作时洁治器工作面与牙面角度在45-90度之间洁治器尖端紧贴牙面,不得刺伤牙龈。牙石整块剥离2分
用力方式:肘、腕部用力,以支点为中心,力传至器械取出牙石,个别精细部位可用指力,手指拉力,手腕旋转力3分
用力方向:向冠方用力,也可向颊、舌水平方向用力,但不得向牙龈方向用力2分
⑤洁治效果:牙石是否去干净2分牙龈是否受损2分
⑥洁治后处理:洁治后抛光,冲洗,隔湿0.5分
洁治后用0.3%双氧水冲洗及上药0.5分 碘甘油
2上下牙列因模制取标准
医嘱,调整椅位,平行地面,光源,去除牙石,取出食物残渣,漱口,洗手带手套,比试,请护士调材料。说明取模型的目的,嘱患者放松!
1、托盘选择:牙弓大小2分比试3分5分
根据患者牙弓长、宽,高度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的间隙,翼缘不妨碍唇、颊、舌活动,成品托盘可进行适当修改,游离端缺失或缺隙很大时,需先用自凝树脂或印模膏制作个别托盘。
2、体位:调头托1分医患体位2分医嘱2分5分
取上(下)颌印模时,使上(下)颌牙弓与地面平行,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与医师肘部相平或稍高,取下颌,医师上臂中分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嘱患者放松配合
3、托盘就位:牵开口角,旋转就位3分医嘱1分4分
用口镜牵开嘴角,将盛有印模材料的托盘旋转放入口内,(取下颌时,嘱患者舌向上、前)保持托盘稳定至印模材料完全硬固
4、功能修整:有4分无0分
托盘就位后,在印模材料凝固之前,进行适当的唇颊舌的功能整塑
5、印模质量全3分清晰4分
印模材料凝固以后,将印模完整取下来,不能有脱模和变形
印模要清晰、完整、无气泡、包括牙列、牙槽骨、系带切迹
边缘伸展适度
口腔基本技术
1、开髓术25分10分钟
a,操作程序(含器械握持及支点)7分
b,开口位置及洞形5分
c,髓骨顶去净5分
d,根管口暴露5分e,髓室底完整3分
②龈上洁治术25分10分钟
a,医患体位3分,
b,器械选择、握持及支点10分 改良握笔法
c,操作方式7分 洁治器与牙面45-90°,70-80°为宜
d,洁治效果及洁治后处理5分
③局部麻醉25分10分钟
a,注射点7分
b,进针方向7分
c,行针过程7分
d,回吸动作2分
e,注射量2分
④上下牙列印模制取25分10分钟
a,托盘选择5分
b,体位及医嘱5分
c,托盘就位4分
d,功能修整4分
e,印模制取7分
交叉十字绷带:绷带先由额至枕部环绕两周,反折经一侧耳前腮腺区向下,经颌下、颏部至对侧耳后向上,复至同侧耳前;绕下颌下及颏部至对侧耳前,向上经顶部,向下至同侧耳后,再绕下颌下、颏部至对侧耳后。如此反复缠绕,最后再如前作额枕部环绕,以防止绷带滑脱,止端打结或以胶布固定。
单眼交叉绷带
于鼻根健侧先放置一截30cm左右、上下斜行的绷带条或纱布条,并在患侧眶周、耳前后垫以纱布卷,以免包扎时绷带压迫眼球或耳廓,出现眼球胀痛和耳痛。绷带自额部开始,先绕额枕两圈,继而斜经头后绕之患侧耳下并斜行向上经同侧颊部,眶下至鼻背,健侧眶上,如此环绕数周,每周必须覆盖前一层绷带的1/3~1/2,直至包妥为止,最后将留置的短绷带或纱布条打结收紧,以暴露健眼。
bass 刷牙
在做口腔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