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绍兴助业@陈青松
公司的股东 一、股东的概念 股东是指向公司出资、持有公司股份、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股 东义务的人。股东是对公司法上的出资人的特别称谓。 1、股东可以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还可以是国家。我 国国有独资公司的股东即是国家,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 表国家行使股东权。 2、法律对股东并无行为能力的要求,所以理论上股东可以是限 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 二、股东资格与股东名册 《公司法》第32条 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股东的出资额; (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一)股东名册 股东身份或者资格的法定证明文件是公司的股东名册。具体要注意下列几点: 1.股东名册的记载事项是关于股东的基本情况,无需记载公司的相应情况。 2.股东身份或者资格的法定证明文件是公司的股东名册。 3.章程与股东资格确认。如果章程记载的股东名单和股东名册记载有冲突的,仍应当以股东名册为准。 (二)出资证明书 1、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其性质为“证权证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公司名称;(2)公司成立日期;(3)公司注册资本; (4)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5)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2、出资证明书与股东资格的取得。由于出资只是获得股东资格的方式之一,还可以通过转让、继承等方式成为公司股东。因此,出资瑕疵不能成为否定股东资格的理由。如张某承诺以房屋出资,但该房屋没有过户,如果张某已经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上,则张某仍是公司股东,但要对公司和其他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工商登记与股东资格确认 工商行政登记只具有程序性意义,没有向工商部门登记,不得否定 股东资格。但是基于登记的公信力,该记载具有对抗效力。也就是, 被记载者可以据此以股东身份对抗第三人,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 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四)“一股二卖”问题 【例】叶某是甲有限公司的股东,今年初将20%的股权转让给刘某,二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且甲公司股东名册已经变更为刘某。但由于甲公司疏于管理,迟迟未向工商局办理股东变更登记。同年8月,叶某因为急需用钱,又以更高的价格将上述股权转让给了王某,遂发生纠纷。该纠纷即典型的“一股二卖”问题。 就上述“一股二卖”纠纷,参照物权法中的“无权处分,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 {案例}甲出差托付乙保管其电动车,在甲出差期间,乙把电动车卖给了丙,而丙事前并不知道乙没有处置权,而且以合理的价格构成交易。该案例中就属于善意取得,甲回来后,电动车归丙,甲没有权利索要,甲可要求乙交出交易金额,而且还可以要求乙赔偿事宜。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7条: 股权转让后尚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原股东将仍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受让股东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处理。 原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受让股东损失,受让股东请求原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有过错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股东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上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的责任。 三、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 名义股东(显名股东),是指登记于股东名册及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文件,但事实上并没有向公司出资的人。从形式上而言,名义股东是公司的股东,需承担一定的股东义务,但这种义务主要是从保护善意的交易第三人出发的。 实际出资人(实际股东),是实际出资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但其姓名或者名称并未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及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文件的人。也即公司的真实出资人。 (一)内部关系(代持股协议的效力) 《司法解释三》第24条第1款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 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 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 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52条 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第24条第2款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 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 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 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基础知识】 由上述法条可知: 1、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合同法》角度予以规制。 实践中,名义股东和实际出资人往往签订协议,一般称为“持股协议”或者“代持协议”,以确认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