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技术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启蒙时代──早期的计算工具    人类使用计算工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信早在公元前 500 年,古巴比伦人就曾使用过某种辅助计算工具。然而这种计算工具究为何物,既无文字记载,亦无实物佐证,只能算是某种“考古发现”而已。真正“眼见为实”的最早的计算工具,应属至今仍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教学和使用的 算盘。算盘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据信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算盘的描绘,关于算盘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元末(公元 1366 年)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算盘珠……拨之则动”。 至明代算盘已在全国流行。16 世纪算盘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 17 世纪传入遥远的欧洲各国,近年来更陆续传入美洲国家。虽然它的发明人今天已无从考证,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计算工具。    在欧洲,自从十七世纪以来,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计算工具陆续出现。其中较有影响的有:    法国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 Blaise Pascal ) 1642 年发明的 机械加法器,据信这是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 Gottfried Leibniz ) 1694 年发明了“步进乘法器”,其所发明的步进齿轮传动原理,至今仍被采用。    法国人查尔斯·塞瓦·托马斯·德科马( Charles Xavier Thomas de Colmar ) 1820 年制造的 机械计算器,采用莱布尼茨的原理,而其功能更强,可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英国剑桥大学数学教授 巴贝吉 ( Charles Babbage )根据德国人缪勒( J. H. Mueller ) 1786 年提出的“差分引擎”构思,设计出改进型的“差分引擎”原型机,并独立发明了更为复杂的“解析引擎”机。巴贝吉首次提出了自动化的计算原理,在他的机器中,有累加器、存储器、控制器、指令系统、卡片机、打印机,计算过程由程序自动控制。他自 1822 年开始研制,坚持不懈努力达 10 余年之久。虽然他的计划因经费不足而未能全部实现,但他提出的自动化计算概念及机器的结构组成方式,在后人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中均得到采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理论领域,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是 1848 年英国数学家乔治凡级  George Boole )创立了二进制代数(布尔代数),从而为一个世纪之后研发二进制计算机铺平了道路,至今仍是当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    和数字式计算工具对应的是模拟式计算工具。前者的数据形式是非连续量,其计算精度取决于位数的多少,上述算盘、机械式计算机(器)均属此范畴;而后者的数据为连续量,其精度取决于计算工具本身物理上的量测精度。这方面的发展有:苏格兰牧师、哲学家和数学家约翰·纳皮尔( John Napier , 1550 - 1617 )于 1614 年发表了关于对数算法的论文。他还计制造了采用对数原理的滑竿式计算器,可进行乘、除、开平方根、立方根运算; 1650 年两个英国人埃德蒙·冈特 (Edmund Gunter) 和威廉·奥彻德( William Oughtred )合作发明了最早的滑动计算尺; 1850 年法国炮兵军官埃米地·曼亨( Amedee Mannheim )对滑动式计算尺加以改进,增加了可移动的双面游标,使其成为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样子。 二、襁褓时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数学方程求解和数据处理的问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计算炮弹的弹道飞行轨迹,若采用齿轮式的手摇计算机,其工作量高达数十小时,待得到结果已经失去了意义,因而对高性能、高速度速的计算工具需的求十分迫切。另一方面,本世纪初发明了电子管, 1919 年,爱克尔斯 (Eccles) 和乔丹 (Jordan) 把一对电子三极管连接起来制成了第一个电子触发器,这是构成电子计算机的最基本的单元电路。 20 年代电子管线路研制成功,其开关速度比继电器快了 1 万倍,为高速计算机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    30 年代后期,一些目光敏锐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使用电子管来大大提高计算机速度的可能性。直到 40 年代中期,不少试验者、探索者已装置成功了一些部件或雏型,其中主要有:   法国于 1939 年制成了一台全自动的机电式数字计算机。   数学物理教授阿塔纳索夫 (Atanasoff)1937 年前后开始研究,并与他的同事贝利 (C   erry) 合作,试制一台能够求解包含 30 个未知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电子计算机。阿塔纳索夫的方案在电子计算机设计中是最早采用电子技术的方案。可惜因经费有限,未能完成整机

文档评论(0)

taotao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